王宇皱了皱眉头:“这个租金超出我们预算不少啊,你们看能不能再优惠一些?我们也是长期租赁,对双方都有利。”
招商人员面露难色:“王总,我们给出的已经是很优惠的价格了。您也看到了,我们这里的硬件设施和地理位置都非常优越,这个价格在市场上已经很有竞争力了。”
王宇据理力争:“我理解你们的成本和价值,但我们也有自己的预算规划。您看能不能再降降,大家都各让一步,达成一个双赢的局面。”
招商人员无奈地摇摇头:“王总,实在不好意思,我们最多只能再给您降低2,这已经是我们能做的最大让步了。”
刘峰无奈地说:“这租金实在太高了,即便各方面条件再好,也不符合我们的成本规划。咱们出来做事,还是要讲究成本效益的平衡。”
王宇思索片刻后,果断决定:“走吧,再找找其他地方。不能因为一时的心动,就忽视了公司的长远利益。”
与此同时,李晴和张悦在公司里忙着招募股市和期货操作人员。她们在众多简历中筛选出了一批看似经验丰富的候选人,满怀期待地开始面试。
第一位应聘者是一位自称曾在知名金融机构任职的中年男子。李晴微笑着问道:“您好,请您谈谈对当前市场趋势的看法,以及您认为未来几个月内可能出现的投资机会。”
应聘者清了清嗓子,开始侃侃而谈,但观点却显得陈旧,完全没有对新兴市场动态的敏锐洞察力。他滔滔不绝地说着一些大众熟知的观点,却对近期市场上的一些新兴热点和潜在风险避而不谈。
李晴皱着眉头,与张悦交换了一个无奈的眼神。待应聘者说完,李晴礼貌地说:“感谢您的分享,但我们希望找到对市场有更独到见解的人才。从您刚才的回答来看,似乎与我们的期望有些差距。”
接着,第二位面试者进入房间。这位面试者理论知识扎实,对各种金融模型和市场理论都能信手拈来。然而,在模拟交易环节中,面对复杂的市场变化,他显得手忙脚乱,完全失去了之前的镇定。
张悦看着他在模拟交易中的表现,有些沮丧地说:“这选拔人才比想象中困难啊,要找到真正符合我们要求的专业人士不容易。我们需要的不仅是理论知识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