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院去了。
蒺藜火球的实验已经到了收尾阶段。
谢天恩正在整理最后的实验记录,汇总全部数据,撰写报告。
而苏润继炸药桶和蒺藜火球后,也提出了火炮的概念。
可这东西对苏润来说也很陌生,除了提供概念和大概的设想之外,他没有任何头绪。
苏润研究不明白,火器进度停滞,徐鼎只好接手,带着郭大力等人研究。
不过除了徐鼎之外,其余人在火器上的确没有天赋。
他们对徐鼎的帮助,甚至不如郭大力。
因此,每逢上午研究火器时,司彦等人只能跟木头桩子般杵在一旁。
苏润虽然好一点,但也着实折磨。
坚持了几天后,苏润决定干点别的调节心情。
做人就得灵活变通。
所谓吃一堑再吃一堑,他除了在这棵树上吊死,也可以去别的树上再吊吊!
抱着这个想法,苏润今晨带着司彦、梁玉、张世和叶卓然四人,去了木匠院子。
“诸位,润昨日偶得一想法,今日想尝试改版印刷术,正需要各位帮忙。”
本来做火器,木匠派上的用场就少。
派不上用场,也就捞不到功绩,白白耗几个月,最后真的应了那句:
没有功劳,还有苦劳!
因此,听到苏润的话,众人高兴得很,为首的陈木匠,率先出言问:
“苏公子想怎么改进?需要什么工具?小人等该怎么配合?”
苏润客气笑笑,提笔画了几个图案:
一个是只有正常书籍大小,但内部平整得凹陷下去的四四方方容器,另一个是滚轴状的东西。
然后最后是正常楷书大小的立方体。
苏润画完,手上比划着,跟众人描述自己想要的东西:
“这个是排字盘,用金属或者木质的都行,但大小必须跟书本一样,底部也得平整。”
“滚轴上的木柱,也得打磨得细致些,然后包个软些的皮子。”
“最重要就是这些木块,大小一样,一面反向刻字另一边标上序号。”
苏润话落,司彦适时将画好的图纸递过去,并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