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句公道话,司马公实是曹魏的大功臣。当初先生与陈群等四友,助文皇帝争得王储之位,使得曹家的权柄,免得落在那个华而不实的狂生曹植之手,就立了一大功。后来成就文皇帝代天禅汉大业,更有开天辟地的大功勋。今上也知先生是个了不起的干才,起用先生收复三郡、退了蜀兵,天下谁不知司马公的威名。只是今上轻信华歆那一句话,卸磨杀驴,实是令人不解。”
司马懿深居简出,朝中的变故,他却了如指掌。本来他以为孙资是来请他出山的,听孙资说到这,就有点捉摸不透了。
这个尚书不是凡人,他掌三朝机密,现在又是明帝的心腹,他今天来,不是请你复出,那他又有什么使命呢?
孙资觉得已经吊起了司马懿复出的胃口,此时应该说出他的来意,才能使司马氏父子相信他的诚意。
他故意停顿了好一阵,让司马懿父子处在期待之中,这才说他一向敬仰司马公的雄才大略,此次国难当头,他虽然职微言轻,但仍然冒死举奏,力排太尉华歆的阻挠,奏请重新起用司马氏父子,以御西蜀之侵。结果朝中很快达成共识。
“皇上也已经准奏,复封司马懿为骠骑大将军,加大都督,假黄钺,督雍凉二州兵马。司马师、司马昭兄弟也到军中听用。希望司马公不负众望,克日赴任。”
司马懿终于等到孙资说出来意,心里也明白朝廷这样安排,对他还是存有戒心。就假意说,他已经老了,恐怕不能胜任,多谢孙资举荐,多谢皇上看重。
司马师、司马昭兄弟听了也都嚷起来,说他爹早就是大将军、大都督、假黄钺,与曹真平起平坐。现在名为复职,实不过一方都督,还要听曹爽那蠢才节制,就这么去了,岂不被天下人笑掉牙!
孙资知道他们父子是在摆架子,就故意附和他们说:
“这实在是委屈了司马公,不但要听曹爽节制,就连雍凉四大将张合、费曜、戴陵、郭淮也是曹真的部将。司马公在这种情况下,率军与诸葛亮较量,实在是太难为了司马父子了。”
言外之意就是说,朝廷就是这条件,干不干你们看吧!
司马懿听了只是冷笑不语。
“司马公若是不肯出山,那真是太让皇上失望,太让所有举荐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