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夜,有十数字小儿于城东郊外作歌。歌曰:
千里草,何青青
十日卜,不得生。千里草,何黄黄?
十日卜,将灭亡。
歌声反复唱和,越唱越悲切,越唱越凄凉,终于传进董卓和吕布下榻的城东驿馆。董卓已上床,虽未听清歌词的内容,但却听得烦燥起来,忙命吕布将唱歌的小孩杀了。吕布口里答应着,但只将他们赶跑。
第二天起来,继续赶路。车刚出周至县东城门,董卓所乘的四轮“竿摩车”,忽然折了一轮。董卓惊问李肃,这是何兆李肃忙道:
“这是弃旧换新,正应太师将乘金銮辇之兆也!”
董卓想想有理,深信不疑。车无法修理,董卓改为骑马。可是马走了一段路,便不肯前进,竟蹲伏于地喘气。李肃怕董卓狐疑,赶紧讨好地说:
“太师原是千岁之躯,现为万岁之体,此马自然不胜负荷,才如此慵累。”
董卓对李肃的话,不但不疑,还暗暗窃喜。
后来连连换了三头马,都是如此。这样走走停停,整整一天才走至离周至县城七十里的户县。第三天,吕布只好把自己的赤兔马让给董卓骑。很有灵性的赤兔马初见董卓,仿佛老奴遇故主,先是颔首流泪,然后驮着他飞奔而去。
赤兔马日行千里,只半天,便来到长安城的北掖门外。这是四月二十三日午后。北掖门外人山人海,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多看热闹的人。突然,一个青袍白巾的道人从人群中走出,直走到董卓的赤兔马跟前。只见他手执一根细长的竹竿,竹竿上缚着
一条长方形的白布,白布上下两头各书一个“口”字,两口相迭正是“吕”字。他口中连连高呼:
“布啊,布啊。”
董卓一心只想早点入城受禅位,没有注意道人是谁,更没有悟出道人的哑谜,只是觉得这个道人有些古怪,便问吕布:
“这个道人何意”
吕布觉得这个白发银须的道人似乎在哪里见过,却记不起来究是何人。但是,道人分明是在影射他,他心中十分恼火,便骂道:
“神经病!”
“把他赶走。”董卓怒喝道。
李肃一见道人,便认出他正是退隐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