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助寡人一臂之力,共同扶助周室,一匡天下。公子意下如何?”
“重耳一旦归国,当鼎力相助贵国拒楚!”重耳郑重地说:“好!晋、宋两国,世代友好,望公子不忘今日相许之诺。”宋襄公说着,转头向公孙固、子鱼说:“你们也当记住寡人今日之言。”
重耳再次郑重许诺,便向宋襄公稽首告别,回到馆舍去了。宋襄公很想知道当初齐桓公如何礼遇重耳,便派了人向赵衰私下探询。当他知道答案后,认为美女与房子都不必送了,便依照齐桓公霸主的规格,也送了二十辆车和八十匹马给重耳。
过了两天,重耳辞别了公孙固,往郑国出发。
3
郑国也是姬姓诸侯国,当时掌政的是第八代国君郑文公姬捷
重耳一行由东向西,驱车数百里,横越豫东平原,终于来到位于豫西山地边缘的郑国都城新郑(河南新郑)。
重耳与随臣们的车马停在新郑东门外。魏武子下了车,向守城的官吏告知晋国公子重耳来到郑国,请求面见国君。城门守吏纵马驰向郑宫报告此事。
郑国大夫叔詹(一作叔瞻)是郑文公的弟弟,也是郑国重臣。他
一听到重耳来到郑国的消息,就对郑文公奏道:
“晋公子重耳的贤名远近皆知,且与郑国同姓,主公应接待他。”
“诸侯国的公子太多了,何况重耳只不是个落难公子,寡人接待他,能有什么好处?不接待也罢!”郑文公说:
“主公不可大意,”叔詹又说:“重耳公子才能出众,长久处于穷困,却还是贤名远播;而夷吾登上了君位,晋国百姓却对他怨声载道。无论晋国内外,大家都厌弃夷吾,等待重耳公子回国为君,臣请国君礼待他。”
“寡人实在觉得没有接待重耳的必要,爱卿不必再说了。”“以臣下之见,”叔詹沉吟道:“主公既然不接待重耳,那就把他杀了;不杀了他,等到哪天他回到晋国,寻机报复今日之事,郑国就危险了。”
郑文公根本不把重耳放在眼里,认为不用如此大费周章,所以并未下达任何追杀重耳的命令。
重耳的随臣们在郑国也有耳目,当这些耳目去郑宫打听情况时,重耳正与随臣们坐在东门外的车上休息。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