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好用,一试便知,谁又能轻易的舍弃了它?
留下者,入学者,不知凡几。
天下士人的脚步,已不由自主地向咸阳汇聚。
当其余六国君王发现,本国士子纷纷以“游学”之名奔赴秦国,甚至往往是一去不返时,终于慌了。
“秦人狡诈!竟以纸诱我士人!”
“此物,比十万大军更可怕。”
还有那蠢的,急急下令:“凡私藏秦纸者,以通敌论处!”
政令一下,士人跑的更厉害了。
不是没有其他国家试图仿制,可无论怎样尝试,造出的纸要么粗糙易碎,要么色泽暗沉,根本无法与秦纸媲美。
秦国又对造纸工坊严防死守,一时之间,六国竟被一张薄薄的纸弄的焦头烂额,更是深悔未能拦住强留那殷珏。
这还是他们不知道,自己国境内的底细被摸了个透的情况下,否则,他们估计就要后悔怎么没直接派兵绞杀了。
法令因纸而通达,政令因纸而迅捷,学说因纸而广布,六国仍在竹简上缓慢书写时,秦国的文书已如雪片般飞向各地。
短短几月,秦国就一如既往的如风如火,越烧越烈,只是这一次不是变法,不在出征,而是另一种形式的变革。
嬴政听着吕不韦的汇报,愉悦而餍足,随后问道:“大秦学宫的考核,在明日?”
“是。”吕不韦应道:“按王上与殷先生所言,分门别类,礼,法,工,商,数,民生,治水,练兵,应有尽有,只待天下学子作答。”
“想必会很精彩。”嬴政摆了摆手:“明日寡人当亲至,吕相与殷卿斯卿作陪。”
之所以不叫韩非,因为韩非就是考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