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能压他们一辈子!”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妙,实在是太妙了!”
“……”
阁楼之下,这群读书人们聚在一起,一字一句的赏析着这首《水调歌头》。
一个个越说越激动。
闹哄哄的热闹一片。
而阁楼之下,那群评判一个个脸色惭愧,站在一边不敢去看李彧。
只有肖敬全,笑着朝李彧一拱手。
“李大人。”
“闻名不如见面。”
“今日,我肖某人可是近距离的观摩了一番您的手段啊!”
他由衷地赞叹道,“属实厉害!”
“另外,你这首词也的确是了得。”
“只怕凭这首诗,您就能一跃成我大周的词圣啊!”
李彧笑着摆手。
“诗词一道,乃是消遣。”
“虽不是小道,但在我大周内忧外患之时,却上不了大台面!”
“让大周变强,才是当务之急啊!”
肖敬全一怔。
随即看向李彧的目光更加的崇敬。
甚至当着所有人的面,朝着李彧躬身一礼。
“大周有李大人,实乃大周之幸!”
李彧连忙将肖敬全扶起来。
笑道。
“一个好汉三个帮。”
“肖大人,以后还要你我精诚合作啊!”
“一定!”
肖敬全自然知道李彧的意思。
这是要把户部尚书的官职给他了……
他重重点头,应承下来。
李彧和肖敬全说话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却被阁楼下最靠近的读书人听见了。
他们便将两人的对话一传十,十传百。
短短片刻功夫。
所有读书人都停下了话头。
齐齐朝着李彧的方向转过了身。
一个接一个的躬身行礼。
虽然并不整齐,但此情此景,却是十分震撼!
若李彧之前说作诗写词比不上治国重要,他们还嗤之以鼻。
但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