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况,”朱慈烺继续道,“国库内库加起来不过十余万两银子,这点钱连军饷都发不够!等吴三桂到了,还需百万饷银。若是半路生变”
“够了!”崇祯皇帝猛地拍案而起。
殿内再次陷入死寂。檀香袅袅升起,在光线昏暗的殿堂中飘荡。
“你可真有解决的办法?”崇祯皇帝缓缓说道。
“只要父皇答应儿臣的条件,儿臣自是会想办法做到!”朱慈烺说着忽然转头看向站在一旁的太监王之心:“父皇,让王之心跟着儿臣一起募款如何?他提督东厂多年,最清楚谁家有钱。”
王之心闻言浑身一颤,冷汗顺着额头流下。
崇祯皇帝来回踱步,神情变幻莫测。想要募款,看来这尚方宝剑不能不给。良久,他停下脚步:“朕准了。”
朱慈烺心中一喜,但面上仍保持着沉稳。
“但是,”崇祯皇帝话锋一转,“宝剑在手,不得随意滥杀。寡人只准你处决十人。”
“儿臣领旨。”朱慈烺躬身,“请父皇即刻降下中旨。”
崇祯皇帝看了他一眼,缓缓坐回龙椅。大殿内的烛光摇曳,在他的脸上投下深浅不一的阴影。
王承恩会意,立即唤来文书太监拟旨。朱慈烺站在一旁,看着父亲提笔蘸墨。他知道,这道中旨意味着什么——不是正式的圣旨,随时可以收回。
崇祯皇帝一边写着,一边暗自思忖:且由着这小子去闹,等他筹完军费,再找机会收拾不迟。
朱慈烺接过中旨,仔细看了一遍。纸上墨迹未干,字里行间透着几分匆忙,但权力的分量确实在那里。
“儿臣告退。”朱慈烺恭敬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