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话,朱标眼睛一亮。
卧槽,老爹改性子了,放权了?
“父皇,儿臣还是跟着学习吧,一下子接过朝政,儿臣怕难以胜任。”
朱标没有直接应下,而是推辞道。
朱元璋面色古怪的看着朱标,“谁让你接过朝政了?怎么,现在就想替朕扛起大明一京一十三省的江山社稷了?”
这话一出,吓得朱标赶紧跪下。
你这话不就是说我要谋反吗?这帽子我可戴不起。
“儿臣不敢,不是您说让儿臣摄政吗?”
朱标小声蛐蛐道。
朱元璋回答道,“朕的意思是,明天开始,所有奏折你行蓝批来批复,实操就是最好的历练。
批复完之后,朕再以朱批再批一次,如果你的批复可行,朕就写一个准字,照着你说的办,付诸实施。
如果你的批复不可行,朕就再以朱批重新批复,如此一来,可谓是最好的锻炼方法了,你觉得呢?”
说着,朱元璋幽幽看向朱标,盯着朱标的眼睛。
朱标咽了咽口水,他知道,如果自己此刻敢表达一丝不满,自己绝对会大祸临头。
唉,本以为老爹改性子了。
不曾想,换汤不换药。
批奏折……呵呵,重点是批奏折吗?
重点是决策权啊!
果然啊,自己没有可能从老爹手上分到一丝实权。
老爹的这番话是什么意思呢?
意思就是,意见一致时,就听我的!意见不一致时,还是得听老爹的。
“父皇圣明,儿臣敬服。”
朱元璋嗯了一声,“你还得学习掌兵!”
兵权!
这两个字让朱标激动了,你这是要给我兵权吗?
“父皇,儿臣已经有了东宫六率……”
朱标搞不懂自己老爹这话是试探还是说真的,只能先故作推辞。
“靠老四拉拢冯胜,站到你这边,已经不可能了,而冯胜不可再失!
常家,常遇春已死,常茂挑不起大梁,蓝玉不如邓愈他们,也不行。
所以,你身后的武勋,必须要有一个能挑大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