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天德与王三槐,皆是了解军事战略的行家。
此刻,他们并肩站在卡车旁,目光如炬,细细打量着那庞大的车厢,脑海中飞速运转,默默计算着其运载量。
一辆卡车能运二十人,倘若有五千辆,那便是十万人的磅礴大军!
二人心中不禁畅想,若这十万大军如神兵天降,突袭清国南方边境,将会掀起怎样的惊涛骇浪?
答案是毋庸置疑的——势如破竹!
以清国当前的防御态势,面对这般突然且强大的攻势,绝对难以抵挡。
而当清国如梦初醒,匆忙调动兵马支援之时,圣教凭借其令人咋舌的运输能力,恐怕早已在敌方领土上站稳脚跟,筑起坚不可摧的防线。
想到此处,徐天德与王三槐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
他们下意识地对视一眼,眼中的傲气已然消散得无影无踪。
圣教所展现出的实力,犹如一座巍峨耸立的高山,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了自身的渺小与差距。
王三槐的思绪愈发深沉。
他敏锐地意识到,这看似普通的卡车,实则蕴含着改变战争格局的巨大能量。
在他过往的见识中,运载量最大的当属清国的漕运船。
江广的漕运船,体型庞大得如同水上巨无霸,船长九十五尺,深六点九尺,吃水三尺九寸,能够运载一千四百石的货物,换算过来,大约有七十多吨的载重量。
然而,漕运船虽有巨大的运载优势,却也存在着诸多缺陷。
它不仅体型巨大,行动笨拙,而且对江河的条件要求极为苛刻。
整个清国,能让这种漕运船畅行无阻的江河屈指可数。
但这还并非最为关键的问题,漕运船最大的短板在于其速度,简直如同蜗牛爬行。
在顺风的理想情况下,它一天也只能航行五六十里;若遇无风天气,日行二三十里已是极限;一旦遭遇逆风,那几乎就只能停滞不前,动弹不得。
反观圣教的卡车,尽管载重相较于漕运船少了许多,但其优势却十分显著。
这钢铁铸就的庞然大物,仿佛不知疲倦的钢铁巨兽,无惧任何风吹雨打,其速度更是快得惊人,一日可行两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