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这一幕,韩远眼前一亮。年龄介于十六到二十一岁的青年男性,虽然也要服役,但每年只需要两个月。正值青春懵懂的女孩们,既不用服役,也没有那么多规矩束缚。
这些孩子从小就帮着家里干活,砍柴、喂猪、织布,什么活都难不倒她们。
正当韩远思索间,身后传来脚步声。
“三郎。”是三姐的声音,“你在发什么呆?”
韩远转身,看到三姐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姜汤。
“天冷,喝点暖暖身子。”三姐把碗递过来,目光也落在院子里那几个孩子身上,“看她们干活多麻利。”
韩远接过碗,轻轻抿了一口。
“我家小八今年十五了。”三姐似是无意地说道,“力气不比大人小。不妨让他试试?随便给点工钱就成。”
韩远放下碗,若有所思。三姐这话虽然带着私心,想让自己儿子也能在韩家混口饭吃。但这提议,却让他心中一动。
“三姐这话说得在理。”一旁的李总管插话道,“我家老三今年十四,干活利索得很!”
“可不是嘛!”织布坊的王婶也凑了过来,“我妹妹虽然才十二,但织布、做饭样样在行。”
“我侄子”
七嘴八舌的推荐声此起彼伏。韩远站在窗前,看着院子里那些忙碌的身影,心中渐渐也有了计划。
这个时代,一家往往有六七个孩子。养活这么多孩子不容易,若能让他们到韩家做工,既能减轻家里负担,又能赚些钱财。
对韩家来说,这些孩子没有服役的烦恼,可以一年到头做工。而且工钱也好商量。
想到这里,韩远心中却泛起一丝愧疚。但很快,现实的压力就让这份愧疚烟消云散。在这个时代,这或许是最好的选择。
“诸位且先回去。”韩远转身对屋内众人说道,“此事容我再考虑考虑。”
等众人都散去,韩远又走到窗前。院子里,几个孩子已经把面粉都搬完了,正擦着汗说说笑笑。其中一个小男孩抬头看到了韩远,怯生生地打了个招呼。
韩远点头回应,目光中闪过一丝复杂。这些少年少女,或许就是韩氏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但同时,他们也将背负起超出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