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穿越知否,我为襄阳侯 > 第128章 范公千古(3/4)
问道:“你没事吧,听到你遇刺的消息,可是把我给吓坏了。”

    赵昶摇了摇头:“没事,我一直待在车里,看都没看到那支冷箭。”

    赵曦说道:“没事就好,没事就好,父皇、母后,还有德妃娘娘此刻都在福宁殿等着呢。

    他们听闻消息后,也是心急如焚,担忧得不行,咱们赶紧过去吧,别让他们久等了。”

    随后跟顾鹤几人也都交代了几句,他们便去见赵祯了。

    顾鹤等人自然也要各回各家,现在各府都已经得了消息,都派了人在宫墙外等着,安全方面自然是没有问题的。

    只是,正如顾鹤先前所料,此事因刺客行踪成谜、线索全无,最终竟沦为了一场毫无根据的“自由心证”之争。

    各方势力皆借着这个由头,在朝堂之上争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

    赵祯听着都无奈,他虽然是想着帮自己儿子讨回一个公道,可却又不知道该冲着谁去。

    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此事在朝堂上闹得沸沸扬扬之时,很快,又一件大事的发生,如同一盆冷水,瞬间将这场风波的热度浇灭了大半。

    范仲淹终究还是没能熬过这一劫,在汴京城的官邸中溘然长逝。

    他一生清正廉洁,心怀天下,为官刚正不阿,政绩斐然,是当之无愧的天下文宗。

    抛开政见之争不论,无论是新党还是旧党,都对他的为人与学识钦佩有加,十分认同。

    很快,他的谥号便被议定“文正”,这乃是文官所能获得的最高赞誉。

    同时,赵祯还下旨加赠他为太师,并罢朝三日,以示哀悼。

    又命礼部按照最高规格筹备范仲淹的葬礼,亲拟祭文,追思范公的功绩与品德。

    在这三日里,汴京城的大街小巷皆挂起了白幡,百姓们自发地聚集在范仲淹的官邸前,焚香祭拜,缅怀这位一心为民的好官。

    顾鹤、齐衡等一众志同道合之人,也相约齐聚于范仲淹的灵堂,亲执香烛,缓缓鞠躬,以最诚挚的方式送别这位令他们敬仰的长者。

    然而,在表面的哀悼之下,新党内部却暗流涌动,原本的矛盾开始持续酝酿。

    这一连串的事情,也彻底打乱了顾鹤和赵昶这些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