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跟陈执中的府前对峙,很快便把新旧两党给牵连进来,以至于最后赵祯都不得不出面。
最终包拯也没有把人带走,只是换来了陈执中的闭门请罪待审。
随即包拯、赵拚和欧阳修等人继续上奏弹劾,请求将陈执中下狱治罪。
可这些奏疏统统都被赵祯压下,眼见赵祯并无反应,赵拚和欧阳修转而退了一步,请求罢黜陈执中。
其实在这个时候,大部分人就已经知道,即使是有赵祯的维护,有旧党的支持,可陈执中的宰执之位,肯定是留不住的。
唯有包拯,仍坚持己见,誓要为朝廷讨回公道,让陈执中入狱受审。
顾鹤也是在这时,立马找到了梁适,说起了推动夏竦回京的事情。
梁适对于这个想法,起初也是有一点迟疑的。
不光是担心韩琦、富弼他们的反应,更深层的忧虑是夏竦若重回朝堂,自己的权势地位或将受到威胁。
顾鹤劝说道:“梁相公,如今朝堂纷争不断,正是需要有人站出来,以大局为重,相忍为国。
这个道理包大人不愿明白,可富、韩两位相公,肯定都能想的明白。
而官家也需要这么一个人来平衡朝堂,相公何不主动一些,解了官家的燃眉之急。”
梁适说道:“当然,官家确实需要这样一个人来稳定朝局,但这个人,却不一定非得是夏竦。”
“是啊,所以夏大人派人给梁相公送了一封信来,想请你过目?”
说着,他从袖中掏出一封信来,递给梁适。
这封信,是顾鹤早先给夏竦通气时,夏竦特意派人送来的。
他料定梁适不会轻易答应,便提前准备了这封信,以备不时之需。
梁适接过信函,好奇地打开,只见信中先是些寒暄之语,渐渐便切入了正题。
夏竦在信中承诺,若他此次回京,定会推动宰执兼任六部尚书之制。
梁适身为宰执之首,自然最适合兼任吏部尚书,而且是将审官院、流内铨权限收回后的吏部。
虽然这依旧只是执掌文官选任与部分低级武官铨选,职权远比不上明代的吏部,但依旧称得上六部之首。
这一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