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
重重叠叠的工程机械仿佛巨人体内的骨骼,构成了一条条巨大的自动化生产线。各种蜿蜒曲折的输送管道则是巨人体内的血管,为这些自动化生产线供给着源源不断的原料。
在沈长冬躲避炮火的同时,指挥频道里传来了大山上士的声音。
“各班注意!任务目标变了!我们要去炸掉敌人的火箭炮阵地!”
“三班收到!”
沈长冬立刻给出了回应。
大山上士这次采用的是全序列播送模式,排战斗序列下的所有人都能听见他的声音。
因此沈长冬也无需再向下属们传达任务目标更换的指令。
根据单兵计算机探测到的火箭弹轨迹,敌方发射阵地的位置很快标记在了战术地图上。
那是一块大型维修平台。
在之前进行的模拟演习中,针对这块平台的进攻方案一共有12种。
参谋部给出的堡垒结构图中,囊括了所有敌人可能会选择的战术地点,这块平台就属于其中之一。
经过无数次的模拟演习之后,智能战场评估系统从数据库中总结了历次战斗的经验,针对所有战术地点做出了相应的进攻方案,并在战斗开始前下发到每个士兵的单兵计算机里。
作战任务更改的瞬间,单兵计算机就从战场数据链系统里综合判断了眼下的局势,并将进攻敌方平台的最佳战术路线显示在了沈长冬的视野里。
“所有人!开始行动”
沈长冬在小队频道里喊道。
全班12人迅速转换成四个战斗小组,开始按照单兵计算机给出的战术路线行动。
那块大型维修平台布置在两条自动化生产线的中间,生产线上有两艘等待检修的巡洋舰,遮挡了直瞄火力。
火箭弹垂直发射以后,可以在制导模块的控制下转变飞行轨迹,如一条游动的蛇一般攻击预定地点。
任务目标更改以后,其余班组也在同一时间开始了行动。
战术地图上,所有机动步兵散开成一条长线,在推进装置的辅助下跳上了其中一艘巡洋舰的顶部。
这里是敌人的重点关照位置,会受到17个重火力小组的集火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