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长冬回身看去,是另一名穿上了动力甲的士兵。
在全封闭头盔的面罩遮盖下,他看不清对方的面孔,只能通过友军识别系统看到对方的名字。
敲他脑袋的人是大山中士——他的班长。
“是,班长!”
沈长冬连忙说道。
大山中士将一个巨大的背囊丢了过来,沈长冬稳稳的接住。
穿上动力装甲后,沈长冬的身高接近两米二五,可这个背囊却几乎与他同高。
通过背囊上的识别码,沈长冬获取了里面的弹药信息。从电磁步枪的弹药到搭载着核战斗部的迫击炮炮弹,这个巨大的背囊几乎囊括了排里所有类型的弹药。
沈长冬将背囊背在了背上。在战场上,弹药手一般不参与前线交火,算是相对安全的职责。显然,这是军士长对他这个新人的特殊照顾。
“还有你的枪。”
大山中士将一把ns-151电磁步枪丢了过来。
这是一种火药-电磁双驱动的武器,撞针点燃底火发射子弹后,再经由枪管的电磁线圈进行二次加速,因此在枪械结构上与传统的火药步枪大差不差。
之所以采用这种发射模式,是为了在电磁线圈故障的情况下,士兵们仍然能够开枪射击。
在当今的战场上,电磁步枪主要用来对付敌方的轻步兵。至于穿戴了动力甲的重步兵,则需要重武器来对付。
动力甲的双肩上设置有武器挂点,可以安装各种类型的重武器。
以大山中士举例,他的左肩安装了一门激光炮,用于近距离作战,右肩则安装了一台12联装单兵导弹发射器,其中6枚穿甲弹头,6枚高爆弹头,用于远距离攻击敌方的机动步兵、轻型装甲目标,或是聚集起来的轻步兵。
沈长冬这次的职责是弹药手,所以肩上并没有挂载重武器,以减少动力甲载荷。
他拉开电磁步枪的枪栓,在半空中接住了抛出来的子弹。从抛壳窗往里看去,枪膛里已压满了金灿灿的子弹。
“谢了,班长。”
“行了,去外面集合吧。”
大山中士又转头去处理其他事情了。
沈长冬端着电磁步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