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镇的地方。镇里有个叫赵二的无赖,整日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他总觉得自己聪明过人,做些偷鸡摸狗之事,只要没人看见,便不会被发现。
这日,赵二瞧见隔壁李老汉家的鸡在院子里踱步,四下无人,心中顿时起了歹念。他轻手轻脚地翻过院墙,一把抓住那只肥鸡,迅速塞进麻袋,得意洋洋地溜回了家。回到家中,赵二哼着小曲,准备杀鸡解馋。
可他不知道,就在他伸手抓鸡的那一刻,一道微光闪过,一个身着素袍的小神悄然现身。这小神便是一直跟随在赵二身边的灶王爷。灶王爷眉头紧皱,手中的簿子“唰”地展开,他挥动朱笔,将赵二偷鸡的恶行详细记录下来。
“哼,这等小人,屡教不改,日后定有报应。”灶王爷低声嘟囔着,可赵二浑然不觉,正美滋滋地准备下锅炖鸡。
灶王爷在人间监察,需遵循天条,不能随意显露真身,更不能直接干预凡人之事,只能默默记录。他身形如影随形,跟着赵二,见证着他的每一次恶行。
镇上有个叫翠儿的姑娘,模样俊俏,心地善良。她靠卖绣品维持生计,每日早早便在集市摆摊。赵二见翠儿孤身一人,便起了歪心思。一天,他趁翠儿不注意,伸手偷拿了她摊上的几幅绣品。翠儿发现后,焦急地喊道:“你为何偷我的东西?”赵二却厚着脸皮,拒不承认,还对翠儿恶语相向。
灶王爷在一旁看得义愤填膺,朱笔在簿子上划得“沙沙”作响。他心中无奈,只盼着赵二能早日改过自新,否则,等到年终上天述职,他如实禀报,赵二必将受到严惩。
日子一天天过去,赵二愈发肆无忌惮。有一回,他见一位外乡的老妇人在街边卖祖传的玉佩,便想强买强卖。老妇人不肯,赵二竟动手抢夺。就在这时,镇上的捕头王猛路过,他早就听闻赵二的种种劣迹,今日亲眼所见,立刻上前制止。
“赵二,你这恶徒,光天化日之下竟敢如此嚣张!”王猛大喝一声,赵二吓得一哆嗦,但仍嘴硬道:“你少管闲事,这老太婆不识好歹,我只是想买她的玉佩。”
王猛冷哼一声:“你分明是抢夺,跟我去衙门走一趟!”说着,便要动手拿人。赵二心中害怕,却又不甘心就范,突然挣脱王猛的手,撒腿就跑。
灶王爷看着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