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好儿子,何愁国事不兴?!老二,你此次再捐千万,忠勇可嘉,朕心甚慰!\"
话音刚落,他立刻转向太子,语气温和:\"太子,你与皇后能体恤国艰,节用捐输,更是孝心可表,仁德之举!三百万两虽不及老二多,但这份心意,朕和满朝文武都看到了!外戚与内帑皆能为国分忧,足见我北玄上下同心!\"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肯定了苏霄的贡献,又给了太子台阶下,更是暗示朝臣们不要在这件事上做文章。
苏鸣如蒙大赦,脸色稍霁。苏霄则收敛了笑容,恭敬地低下头,但眼底深处依然藏着一丝得意。
\"如此,加上柳爱卿与国库原有之数,南离赔款已足!户部即刻点收!\"苏御一锤定音,声音威严,\"此事,就这么定了!退朝!\"
这一声\"退朝\",不容任何人再议论,迅速将所有暗流压下。群臣纷纷行礼告退,但每个人心中都明白,今日这一场较量,意味深长。
太子与二皇子在施恩朝廷时展现出的悬殊实力,已经在众人心中种下了疑虑的种子。这场看似平息的风波,恐怕只是更大风暴的序幕。
群臣三三两两的走出金銮殿,所有人虽然心里震惊不已,但都刻意的收敛了情绪,没有私下交谈,毕竟,二皇子可算是当众打了太子的脸,此时任何微小的举动跟言语,都有可能招来此刻怒不可遏的太子殿下的目光。
殿外,春日的阳光正好,却照不进众人各怀心思的内心。
太子苏鸣几乎是僵硬着身体,维持着储君最后的仪态,一步步走下丹陛。他能感觉到身后那些若有若无、充满探究甚至怜悯的目光,如同芒刺在背。他强迫自己目不斜视,脸色铁青,下颌线绷得紧紧的。
一路无话。东宫的仪仗沉默地跟随着他,连侍卫和内侍都感受到了那股几乎要凝成实质的低气压,个个噤若寒蝉,走路都踮着脚尖,生怕发出任何声响,触怒了这位正处在暴怒边缘的太子殿下。
直到进入东宫,厚重的宫门在身后缓缓关闭,隔绝了外界所有的视线和窥探,苏鸣紧绷的神经才仿佛骤然断裂。他猛地转身,一把挥掉身边内侍手中捧着的朝冠,那沉重的金冠滚落在光洁如镜的金砖地面上,发出一连串刺耳的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