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场景。”朱兴祖一边开着车,一边耐心地向杨坚解释,
“像那些玻璃也是大明六百年后的产物,不仅采光好,还能更好地展示商品,吸引顾客。”
杨坚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些玻璃橱窗,里面摆放着各种精致的物件,丝绸、瓷器、书籍,还有一些他从未见过的新奇玩意儿。
一家书店的橱窗里,码放着装帧精美的书籍,封面上的烫金大字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
“如此透亮的琉璃,竟能做成这般大的薄片,还用于店铺之中,实在不可思议。
这些书看起来也与我大隋时大不一样,纸张洁白,印刷精美。”
朱兴祖笑着回应:“如今的印刷技术先进,不仅效率高,印出来的书籍质量也远超从前。”
杨坚满眼放光,“贤弟不知这些书籍成本几何?产量又几何?”
朱兴祖闻言,又岂不知杨坚这话的含义,他微微一笑,不紧不慢地说道:
“杨兄,如今印刷技术革新,成本相较以往已大幅降低。普通书籍,寻常百姓也能负担得起,产量更是能达到日产数千册。
若大规模印刷经典典籍与实用之学,满足整个大隋百姓,也只不过几天的事而已!”
杨坚眼中满是兴奋,“太好了,贤弟,你可是帮了朕的大忙啊!
朕一直苦恼知识被世家大族牢牢把控,他们藏有万卷藏书,却束之高阁,寒门子弟求学艰难,只能望书兴叹。
这便导致朝堂之上,世家势力盘根错节,寒门难以出头,长此以往,国家的根基都将不稳。”
“杨兄所言极是,知识垄断带来的危害不言而喻。
不过如今有了这先进印刷术,只要合理运作,打破世家对知识的垄断也只不是什么难事。
杨兄且放心,既然你封我为大隋摄政王,那咱就一定帮你把世家问题解决。
若他们识时务点,咱或许还可以让他们好好的为大隋效力。
若他们不识时务的话,咱就只能顺手送他们下去见他们的老祖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