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快穿之改写命运 > 第48章 后世番外(下)(3/7)
    “鸾成年间,贤王举荐者不知其数,皆有所长而尽其力,都是有明确历史记载的啦,交际很广泛,人也很博学多才,在鸾成初年贤王曾在当时对战北戎的第一线监军,因为忧心将士们冻伤就制作出了流传至今的中药慈恩冻疮膏,回京后不久又负责了当时的第一次女子科举,最初的女子科举就是她在明宗授意下上疏,姐妹俩一同商讨,一改本来只有男性才能参加的科举制度。”

    “科举主考官之后,她又差遣为都转运使,负责当时的盐政改革,根据姐妹俩的老师、也就是当时的帝师记载,女帝与亲王年少时便批评盐政,而上位后便亲手改革其中许多弊病,惩治盐商、打击私盐,使得食盐售卖完全为朝廷掌控,也降低了食盐在内陆高昂的售价。”

    “卸任都转运使后,鸾成六年,据记载当时蜀中地龙翻身,也就是今天的四川一带发生了特大地震,最远甚至连当时的国都洛阳都能感受到震感,贤王就作为钦差前往当地赈灾,也就是这一次之后,她回到京城时便迎来了第一次构陷。”

    “其后一生,官至太常寺卿兼翰林学士,加封金紫光禄大夫,能够做宰相却没有做过一天宰相,地位却与宰相无异,所以后世又称其为‘无印女相’,不过这恰恰证明了贤王的明智,若身为宰相,恐怕后来明宗去世老太太就run不了了,看看明宗留下的那位宰相三年复三年,最后在任上去世也没有成功辞官hhh”

    “没办法,文襄公实在太厉害了,她知人善用,一生举荐无数才子与名匠,那个时代我们耳熟能详的许多人都由她举荐或受过她帮助,是真正意义上庄朝交际网的中心,写给她的诗词文章不计其数,提到她的记录更是浩如星海,是庄朝前中期历史研究中始终绕不开的人物,我有一位研究庄朝的朋友已经连她哪一年经历了什么事都能背下来了。”

    “除却交际外,她多次劝说明宗,更可称得上明宗身边的第一智囊,与明宗一起养大了当时的皇长女也就是后来的庄神宗,生活中更是风雅而兴趣广泛,留下了许多传说故事乃至或真或假与她有关的香方、药方、菜谱。她真正能够辞官成功的原因恐怕不是因为不愿升官当了许多年翰林学士,而是因为对庄神宗有老师+长辈加成~”

    “李相公:?”

    “哈哈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