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青青对于项目组的人能够知道美国那边的消息并不奇怪,毕竟现在两国有来往,互派间谍更方便了(bhi)。
有了研究方向,那就搞出研究小组来做这方面的工作。
至于前期的消耗,没关系,半导体厂这边拨出专项资金来做支持便是。
反正厂里有钱,又财政自主,不用担心上面不同意。
不过搞这个研究,项目组还需要摇人。
徐青青跟叶向盛等人商量一番,决定联系她亲爱的爸爸。
问问他有什么意见。
徐如林虽然在基地不与外界来往,但不妨碍他了解世界动态。
在这种新领域上,他这么个天才还有基地的天才,比他们一群臭皮匠加起来要眼光长远的多。
询问询问意见很正常。
当然,得到回复已经是十月份的事情了。
徐如林给了两个建议,建议一,安排人去美国斯坦福大学那边学习交流,目前斯坦福大学的固态电化学领域在全美处于领先。如果美国那边要开展锂电池研究,毫无疑问会选择斯坦福大学。
基地这边有研究员就是斯坦福大学的高材生,可以帮忙写介绍信。
建议二,罗列出了几张名单。
这些都是研究储能电池所需要的各领域的人才,以及需要的各色材料。
亲爹就是好,要是他能亲自来带队,那就更好不过了。
可惜,这跟做白日梦没什么区别。
自己在这还是小打小闹,哪里比得上国防研究呢?
放弃幻想,脚踏实地吧青年。
徐青青把这几份名单整理了下,交给叶向盛让他去找人。
“找不到专家那就找专家的学生弟子,大家都没什么基础,从头来过那也都是在一个起跑线上,不用担心太落后于人。”
叶向盛利落应下,“晓得。”
他近水楼台的先去军区研究所找人,遇到了一件略有些棘手的事。
“既然是不需要有相关研究基础,那我为什么不能去?叶老师是怀疑我的学习能力吗?”
叶向盛讪讪。
我不怀疑这个,我怀疑的是你的动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