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太极宫。
深秋的阳光透过殿窗洒落,照在御案上的一摞奏折上。皇帝端坐龙椅,面色凝重。这些奏折都与天工阁案件的最终处置有关。
&34;诸位爱卿,&34;皇帝环视殿中的大臣们,&34;关于天工阁一案,朕已经有了决断。&34;
殿中肃静,所有人都屏息等待。这个震惊朝野的大案,最终要如何收场,将影响深远。
&34;首先,&34;皇帝开口,&34;此案涉及天机,不宜广传。正史上只记载谋反一事,其余秘术之说,一概不录。&34;
高元诚立即出列:&34;陛下英明。确实不宜让这些禁忌之术流传于世。&34;
&34;其次,&34;皇帝继续道,&34;对参与者的处置要区分对待。&34;
他拿起一份名单:&34;主谋李若水及其核心党羽,秘密处决。其余从犯,视情节轻重,或流放边疆,或削职为民。&34;
张钦差听到这个决定,心中赞同。这样的处置既显示了朝廷的威严,又给了悔过者重新做人的机会。
&34;至于那些在封印仪式中付出牺牲的修行者,&34;皇帝的语气变得柔和,&34;朕已下令,在终南山建碑纪念,并赐其家人俸禄,以示朝廷之恩。&34;
这个决定让殿中众人都感到欣慰。那些为了天下安宁而牺牲的人,终于得到了应有的褒奖。
&34;最后,&34;皇帝的声音变得严肃,&34;为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朕决定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监管各地道观寺院的修行活动。&34;
这是一个深谋远虑的决定。通过建立监管机制,可以在源头上防止危险的秘术再次出现。
&34;陛下,&34;宰相李林甫出列,&34;此事该如何向民间解释?&34;
皇帝沉思片刻:&34;就说是清剿邪教之举。至于具体细节,不必多言。有些真相,知道的人越少越好。&34;
张钦差被留下参与后续的具体安排。他和高元诚负责起草了一系列详细的执行方案:
首先,所有关于天工秘术的文献和器物,全部封存入宫廷密库,永不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