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长卿那幅集恢弘气势与细腻笔触于一身的山水巨作徐徐铺开,映入皇帝眼帘时,他心神为之一震,脱口而出:“真神笔也!”
“朕观丹青五十载,未见如此巧夺天工,能纳乾坤于尺素,藏须弥于毫端者!”
“纪卿真乃画圣在世!”
这瑰丽色彩绘就的山水长卷,完美契合了他对丰亨豫大之盛世气象的想象。
又暗含着“江山永固”的祥瑞之兆。
如何不让他龙颜大悦?
他当即命人将龙椅后高悬的《万载同春》撤下,换上纪长卿这幅《千里江山》。
群臣,哪怕是日日参纪长卿的言官,也被这幅青绿山水震撼得不轻。
“没想到纪大人不光文采出众,丹青也神乎其神,真是才华横溢。”
“此画有气吞山河之势,村舍人物又纤毫毕现,堪称造化之笔。”
“如此才华,难怪陛下对纪相厚爱有加。”
……
纪长卿一脸淡然地走回自己席位,将“宠辱不惊”四字诠释得淋漓尽致。
群臣钦羡之余,心生惆怅。
有纪长卿珠玉在前,他们献的如意、盆景、漆器、织绣……怕是入不了陛下的眼。
纪长卿这人,分明是金鱼池里的一尾鲶鱼,被皇帝塞进朝堂卷他们的。
可怜他们卷生卷死,别说政绩官声,就是揣摩圣意,也被这厮远远甩在身后。
直叫人恨得牙痒痒的。
偏又无可奈何。
如他们所料,随后除了友邦献上的几只珍奇异兽,让陛下略微惊叹,其余寿礼不曾掀起一丝波澜。
以至于那林林总总,加起来足有一百零八品的宫廷盛宴也让他们食不知味,如嚼冰炭。
皇后比他们更食不下咽。
她频频抬头看悬挂在殿堂正中的那幅《千里江山》,每道菜都只动了一筷子便搁著。
今日气温颇高,眼下又是未时,正值一天里热量最足,气温最高的时刻。
殿内虽放了冰鉴,但人多菜多,宫斗也不少,依然热得让人出汗。
那幅《千里江山》周围有好几盏宫灯,照理说温度不低,在宴前就该浮现出足以让纪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