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面的几个人明显愣了一下。
有一人低声嘀咕:“她讲得比咱们翻译还快。”
另一个人盯着沈鸢手里的文件,轻声说:“她怎么提前拿到我们路线图的?”
沈鸢继续讲。
她打开一张地图,用手指比划:
“这里,这条旧路,看起来破,但其实货车能通,而且是封闭路线,不会经过市区。”
“而且我们这边可以安排自己的队伍运输,不需要再花钱请外部车队。”
“这样你们成本降低,我们时间也更短。”
刚才那几个对她很轻视的人,忽然坐直了身体,认真听着她的分析。
一位中年人咳了一声,问:“这些你是怎么知道的?”
沈鸢平静地回答:“来之前我查过本地交通图,又联系了几个运输公司。”
“我还问了港口那边的负责人,确认这条路是能用的。”
她说得很自然,好像一切都早已准备好。
会议室短暂安静了一下。
随后,对面的几个人终于收起随意,开始翻资料,认真听她说话。
连刚才说她只是助理的人,也不再说话了。
贺京辞坐在一旁,看着沈鸢,眼里带着一点骄傲。
“沈小姐,你提的路线我们之前没听说过。”一位合作方代表皱眉,“这条老货场路真的安全吗?之前有人说那里经常有事故发生。”
沈鸢看着他,回答得很清楚:“那条路前几年是有问题,但去年已经修过,已经通过安全测试,我也问了港口的负责人,他们现在天天走那条线。”
“你们说可以自己派运输队,那队伍是你们贺家的吗?如果是临时的,我们担心会不稳。”
沈鸢顿了顿,刚要开口,贺京辞接了话。
“运输这块,是我们贺家在国内做了十几年的板块,我们有自己管理的物流公司。”
他说话时,语气不急不缓,声音低沉又好听。
沈鸢侧目看着他。
他说完这句,看向那位代表,继续补充:“物流公司的人昨天已经飞过来了,会先走一轮测试。如果不合格,我们就换,不会拿项目安全开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