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又哪儿能让她真去找,因此拦着道,“不瞒大娘说,我就是这样误信了人才成这幅样子的,本来还有些银钱……但好歹是找过来了,亲人近在眼前,我不得不去走一趟试试运气。”
他眼里流露着伤感和期盼,叫胖大娘也不忍打破,因此道,“你愿意就愿意吧,反正也不是我的钱。”
宋福抱拳告辞,朝着女人指的方向去了。
石家,石老三看着宋福走远了才道,“那女人随便说了两句话就有一毛钱,娘你又是给水又是帮他说话,一个子儿都没有。”
胖大娘家正好要开饭了,听的这话,拿筷子打了老三偷吃的手,“去去去,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你知不知道,多读读书吧你。”
老三道,“又是人家教你的?只会说,不会写有什么用。”
胖大娘不服气了,“那又怎么了,明事理已经很不容易了,想当年你姥爷在先生家打杂,我跟着在窗外学了不少……”
“得得得,我知道了,您别再说了。”老三连忙捂上耳朵,胖大娘边干活儿,边在私塾偷听学习的事儿他从小听了千八百遍了,不想再听了。
因此胖大娘虽大字不识几个,却时不时能整出几句诗来,她也常自认为跟其他村妇不同,还是有几分文化的。
自嫁给了石老爹,一口气生了三个儿子,地位稳固,从来不用下地干活儿,成天就是家里那点儿事。以前还有丈夫帮忙,后来儿子们长大了,家务活儿也被他们包了,她只管在家管着粮食,缝补缝补衣服就行,一家老爷们儿都愿意捧着她,因此常招人嫉妒,对门儿就是例子。
老三呛声老妈,石老爹立马表明立场,“你娘说的对,没有你娘的见识,我们哪里会来城里,还能买三间房,都听你娘的。”
见丈夫撑腰,胖大娘更得意了。一人给一个碗,招呼了一家人吃饭。
对门儿又开了个门缝儿,见着胖大娘一家和睦的吃着饭,谈着一天的见闻,狠狠往地上啐了一口,“一家子猪,成天吃,哪家也没这么吃晚饭的,呸。”
宋福不知道走后这个院子发生的事,他盘算着如何自如地进程平家里。
胡同里有条件的人家或许吃起了晚饭,大多没条件的就聚在一起说话消遣时间,或者回家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