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顾不上进去看一看。
第一次路过时,他听到妻子因为分娩痛苦的叫声;
第二次路过,孩子正在母亲怀里哇哇大哭;
第三次路过,孩子都已经会跑了,向他招手,可他还是没有停下脚步。
他一心想着尽快治好水患,让百姓过上安稳日子。”
“为什么不进去看看呀?”萧慕擎皱着小眉头,满脸不解。
乾隆摸了摸萧慕擎的头,语重心长地说:“因为大禹知道,治水是关乎天下百姓的大事,不能因为自己的私情耽误了。
他把百姓的幸福看得比自己的小家更重要,这种为了大家牺牲小家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
就在这时,一直安静听着的十五阿哥突然眼睛一亮,像是想起了什么,兴奋地说道:“皇阿玛,咱们去过趵突泉,当时你说过,上古时期大禹治水曾到过此地,是那个大禹吗?”
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好奇与期待,身体微微前倾,似乎想要从乾隆的回答中探寻更多关于大禹的秘密。
乾隆微笑着点了点头,肯定地说:“对,就是这个大禹。
他为了治水,足迹遍布天下,三过家门而不入,不辞辛劳,一心只为天下苍生。”
说着,乾隆的目光变得深邃而悠远,仿佛透过这小小的龙床,看到了那个遥远的时代,大禹带领百姓与洪水顽强抗争的身影。
“孩子们,你们要记住大禹的精神。
无论以后你们身处何地,遇到何事,只要是对天下百姓有益的。
哪怕困难重重,哪怕要付出很多,都要像大禹一样,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不能因为个人的得失而退缩,要心怀天下,担当起自己的责任。”
乾隆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一字一句地将大禹的精神传递给眼前这三个充满好奇与憧憬的孩子。
三个小家伙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又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和乾隆探讨起来,而乾隆则耐心地一一作答。
萧慕擎脑袋里突然冒出个疑问。
他歪着头,乌黑的大眼睛里闪烁着好奇的光芒,小手轻轻拽了拽乾隆的衣袖,脆生生地问道:“姑父,那《山海经》的作者是谁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