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失败项目中“改牌上阵”,连施工队都未更换。
赵维康将现场照片递到李一凡面前:
“看似有动作,实则是旧地翻新。”
“书记,这是借壳玩空转。”
李一凡看完,没说话,只让赵斌做了批注:“将此情形录入制度推进办数据库,列为‘应付式执行’案例。”
昌州是最后一站。
市里似乎学了“教训”,配合得极为“积极”。
配套园区提前布置灯箱展板,讲解员讲解流程顺畅,台账一应俱全。
甚至还专门安排了三家小微企业代表“现场座谈”。
但朱绍林一句话就拆了台:
“请问你们这三家企业,成立时间是?”
回答:“2025年12月10日。”
“业务领域是?”
回答:“智能制造、项目孵化、综合服务。”
“是否有中微项目对接合同?”
三人面面相觑。
赵斌冷笑一声:
“请问,是谁安排你们坐这的?”
三人犹豫片刻,终于小声道:
“是……市产业发展服务中心。”
这一刻,所有人都明白了——昌州是在演戏。
演给省委看。
晚上,调研组在昌州召开小型碰头会。
朱绍林提出:“三个地方,三个风格——岳西空壳包装,江陵旧壳换新,昌州干脆演戏。”
“问题不是技术,是干部的态度。”
李一凡缓缓点头:
“省委给的是工程,是机会,不是拿来充kpi的。”
他沉声道:
“这次调研的目的不是找典型,是排雷。”
“谁不配合系统推进,谁将退出省委资源配置体系。”
“系统,要建立起‘真改革识别机制’。”
赵斌当即提出:“是否考虑设立专门识别机制模块,记录配套平台项目执行质量,实时反馈至省委人才画像系统。”
李一凡眼神一亮,拍板:
“就这么干。”
“干部能不能用,不是靠评语,是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