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省省委大楼,深夜时分依旧灯火通明。
四楼东翼,省委常委办公室临时召集了一场“财经安全与地方权限配置调研专题会”,表面看是延续对星城市主权基金扩张的审查,实则——是对李一凡“是否构成超越级别影响力”的一次隐性政治评估。
主持会议的是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唐志衡。
出席的还有省发改委、财政厅、金融办、省委组织部副部长高建民、以及财经办挂职干部数人。
赵建国并未出席。但所有人都知道,他在听,听的是这场战役的风向。
“星城市模式走得太快。”唐志衡轻轻翻动文件,语气平稳却不容置疑,“从产业基金封闭结构,到地方平台直控中微项目,现在连‘财政结构性再分配模型’都搭建出来了。”
“这还只是市一级。”
他看向高建民,点了点头。
高建民将一份文件推到众人桌上,是李一凡提交至省委财经委的补充材料:《星城市主权结构体系透明化说明》。
全文厚达57页,但摘要中只列出一句核心原则:
“所有资金流均为可穿透结构,所有项目审批链均受制于市委常委会与市人大财政监督小组。”
“不设秘密账户、不设闭环指令、不设临时议会机制。”
会场静了一下。
省委财经办挂职副主任陈国梁笑了:“他这是提前回应我们质疑呢。”
高建民点头:“是的,他反应很快,而且——没有漏洞。”
唐志衡不置可否地说:“反应快不代表方向对。”
“星城市已经构建了一个‘地方治理自循环闭环’——不管你叫它基金机制,还是战略平台,它实质上等同于区域内的‘有限主权经济实体’。”
“在我们体制里,没有哪一级地市该拥有这样的能力。”
有人低声道:“但它确实扛住了。”
这句话是财政厅副厅长周德兴说的。
作为李一凡暗线盟友之一,他的发声在这个场合颇为罕见。
唐志衡看了他一眼,神色平静:“能扛住不代表能接受。”
“省里是大树,地市是枝干,不能枝干倒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