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吏部下达,人可以是陛下指定的,但这规矩还是要有的。”
杨嗣昌:“科举事关重大,确实应慎重考虑,我也赞同卢大人。”
有了贺逢胜和杨嗣昌的赞同,众人也都纷纷开始赞同。
两权相害取其轻,皇帝既然拿到手里的东西,自然不是那么容易再从皇帝手里抢回来了。
特别这个皇帝,还是手握重兵,完全不受文臣控制的皇帝。
这样一个皇帝,做事情还愿意跟大家讲规矩,那已经是非常不错了。
真要是惹毛了皇帝,人家一旦不讲规矩了,后果真的不堪设想。
时至今日,朝堂诸公才明白,大家手里其实一点儿底牌都没有了。
特别是当皇帝说自己手下正好有不少精通基础管理的人才,让他们先去暂时代理那些被革职抄家的基础官员的时候,朝堂诸公们就明白了,他们可能已经不是不可被替代的。
一旦大家也是可以被替代的,那文人集团还能有什么底牌?
没了,文人集团此刻已经连掀桌子的底气都没了。
众人此时此刻,只希望皇帝可以按照规矩办事。
在卢象升的领头下,朝堂诸公很快就达成了共识,现在大家只希望科举制度的革新中,能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权力了。
很快,事情的结果传到了陈平安的耳朵里。
陈平安笑着点点头,便同意了那些被替换的基础官吏的任命,都由吏部来经手,这也算是给文官集团们留下的最后一块遮羞布。
脸面其实是不值什么钱的,实实在在的权力能掌握在手中即可。
从今往后,全国八九成的基层官员,可就基本都是陈平安的人了。
至于说剩下的那一两成,不是还有廉政部在那看着嘛!
基础权力被皇帝给掌握了,这就代表着文官集团在陈平安手中,彻底失去了反抗的资本。
这就代表着皇权集中,以后陈平安想干点什么事儿,那还不是轻轻松松的。
其实,陈平安对于百官的这个选择,还是有点小失望的。
陈平安其实更愿意百官选择第二条,以新《龙国律》核心,进行新朝后的第一次科举。
新《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