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女后来怎么样了?”
“听说那个绣女突然得了一场重病,不治身亡了。”太妃摇了摇头道道:“可惜了,从那以后,宫里再也没有出现过会双面绣的人。”
“那绣女死的时候,距今有多少年了?”黛玉依旧不死心地问道。
会不会和晴雯的师父是同一个人?
“那名绣女去世的时候,老身才不过二十几岁,已经几十年过去了,那绣女绝不可能活到现在。”
也是,别说那名绣女已经死在宫里,就算没死,也不可能活这么大岁数。
“姑娘,探春姑娘来了。”这时,紫鹃过来回道:“带来了几件绣品。”
“快,请三妹妹进来。”黛玉惊喜地说道:“三妹妹真是雪中送炭啊!”
探春轻盈地步入屋内,拜见过南安太妃和郡主,手中捧着的绣品在烛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
太妃的目光立刻被那些精美的图案所吸引,立即拿起一件牡丹绣品,仔细地欣赏。
那牡丹绣得栩栩如生,花瓣层层叠叠,色彩斑斓,透着一股子生机盎然的韵味。
“这绣工真是太精妙了,令人佩服。”太妃由衷地赞叹道。
探春谦虚地笑了笑,说道:“太妃过奖了,我也只是刚刚学会,离晴雯姑娘的要求还甚远。”
昭明郡主也走过来,仔细观察了一番,不禁惊叹:“这牡丹绣得真是活灵活现,仿佛能闻到花香。”
两人就这样互相交流着绣艺的心得,烛光在她们的交谈中跳动,映照出一片温馨和谐的氛围。
屋外夜色如墨,屋内却是技艺与友谊交织的温暖光芒。
夜深了,南安太妃再三催促,昭明郡主才依依不舍地放下绣架,她看着那只渐渐丰满起来的鸽子,心中满是喜悦。
太妃对探春带来的绣品爱不释手,索性全部带走了,留下一大笔银子。
“太妃不可,这些绣品全当是玉儿送给您的。”黛玉推辞道:“就当是王爷孝敬太妃的。”
“那可不行。”太妃神色一敛,认真地说道:“双面绣十分耗费人的心力,每一件成品都是绣娘们的心血,老身不能如此剥夺她们的劳动成果。”
黛玉无奈,只好收下,恭送太妃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