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乔讨逆有功,被封为定国侯,三代不降爵。
中风的清平帝内心也在怀疑,是不是姜南乔早就到了,一直在等待时机,等着太子死后,这才出手,就为了给老五创造机会。
是不是的,这个时候已经不重要了,除了安王之外,清平帝也无人可选了。
有心提醒安王小心提防着姜南乔,可中风后的清平帝根本就无法表达清楚,他觉得自己的呜噜呜噜算是说的够明白的了,奈何安王根本不懂。
别说不懂了,就算懂,安王也不敢如何。
开玩笑,不知道我岳丈和媳妇都是神仙中人嘛?
叛乱当晚,姜南乔如同杀神一般,安王可是亲眼目睹的,只能说一句,人力不可为。
眼看着安王傻乎乎的,清平帝又一次被气到了,这一次直接陷入了昏迷中,再没醒来。
清平帝昏迷了大半年,终于在清平52年初驾崩,太子(安王)继位,顺势改元顺天。
群臣不明白,新皇却心里清楚,他这个年号的意思就是顺应天意,他的皇后就是天意。
顺天帝登基后,也没有想着扩充后宫,这辈子就守着姜采薇一个人过了,挺好的。
为了避免祸乱萧蔷的事情再次发生,刚继位不久的顺天帝就直接册立了太子,就是他和皇后生下的嫡子。
不管以后有几个儿子,只要太子平安长大,没有什么太大的错误,那就绝对不易储,更不会给其他皇子虚假的希望。
姜采薇成为了皇后,定国侯姜南乔变成了国丈,爵位再次提升,定国公,同时兼任承恩公,这是对于皇帝岳家的一贯封赏。
姜家变成了京城新贵,也是顺天帝最信任的臣子,姜家人在仕途上可谓一路绿灯猛进,和姜家交好的人都跟着鸡犬升天。
曾经的乐安镇李县令,也从吏部侍郎,升任了刑部尚书。
南乔资助的张明达,也从乐安镇县令,升到了平南府城的知府。
宋公公成了顺天帝最贴身的太监,位高权重。
昌平侯已经去世,继任的昌平侯陆杰,走的是锦衣卫的路子,年纪轻轻已经担任了锦衣卫佥事之职,将来就是指挥使。
姜家人就更不用说了,只要考上进士的,直接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