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共指挥军队130余万。
为了指挥现在如此数量的军队以及为了方便我方的指挥体系。
所以李云龙对这些部队作出了些许的改变。
所有的八路军带编号和不带编号的基干团,以团为单位全部扩展为旅,而人数够多的主力团直接扩充成师。
这些师级单位作为预备式使用。
除此之外,原本就已经存在的守备旅同样也直接扩充成一个步兵师,这些步兵师则是普通步师。
同时扩充部队之后普通的原本八路军部队还会被给予一部分教导总队的士兵或者是军官为其搭建其指挥体系。
总共130万的新四军八路军和各地援军,以及民兵被李云龙分别编制成了72个师,
除此之外,像386旅和129师这样的大型八路军作战集群则是同时也进行了升格386旅直接升级成第3集团军。
此时的共计72个师的兵力被李云龙将其划分成了6个集团军。分别为第1集团军,第2集团军,第3集团军,第4集团军,第5集团军,第6集团军。
每个集团军按照其作战要求的不同下辖的市级单位同样也不同。最少的集团军一个集团军才仅仅只有6个师。
最大的集团军却是达到了满编的24个师。
129师则是直接晋级成中央作战集群,根据现有大型会战的不同局面,中央作战集群除此之外还有北方作战集群和西方作战集群。
中央作战集群负责攻击以大同为核心的主要作战位置。
而北方作战集群则是负责应对华北派遣军带来的压力,准备随时进攻山东,并且更大规模地分散日军的主力作战兵力。
西方作战集群这是以原晋绥军和部分教导总队和主力部队组成的一支部队,他们负责绥远地区的会战进行。
在这三支作战集群中,中央作战集群兵力最为雄厚,军事装备重炮也是最多的,中央作战集群以大规模火炮支援火力为主,负责在山区和日军打绞肉机市的战役。
北方作战集群排名第二,北方作战集群由于其面对的是华北大平原上的作战,所以整支八路军部队中一半的装甲部队都集结在北方作战集群。
北方作战集群可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