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起来,利用自己的智慧与勇气,在山间湖畔构筑起坚固的堡垒,形成了一道道坚不可摧的防线。他们手中没有锋利的刀剑,只有平日里耕作的农具,作为抵抗外敌的唯一武器;他们身上没有闪亮的铠甲,只有用厚纸糊成的简陋护甲,但这足以彰显他们扞卫家园的决心与勇气。这支由普通百姓组成的军队,被时人尊称为“白甲军”,他们的壮举在后世传为佳话。
面对这股看似弱小却意志坚定的反抗力量,后周军队显然低估了其战斗力。数次围剿与讨伐,均被“白甲军”凭借对地形的熟悉与顽强的斗志一一化解。更为严峻的是,随着“白甲军”与南唐残余势力的联合,他们不仅成功抵御了后周军队的进攻,还逐步收复了之前失守的领土,战局因此变得扑朔迷离,双方陷入了旷日持久的拉锯战之中。这一幕,不仅是对古代战争残酷性的深刻反映,更是对人民力量不可小觑的生动诠释。
相关人物介绍:
舒元(923年-977年),史料多称为朱元,颍州沈丘(今安徽临泉)人 ,五代宋初时期军政人物。
舒元早年效力于后汉河中节度使李守贞,随其起兵叛乱,到南唐求援时因李守贞败死而留事南唐,授为驾部员外郎,并改姓为朱。他在南唐多次谋求领兵,但常遭排挤而不得志,至后周攻南唐之战时才得任用,以收复失地之功得授舒州团练使。不久为监军陈觉所逼,于紫金山之战中叛降后周 ,拜为蔡州防御使,后改濠州防御使,恢复本姓。北宋时历镇沂州、滑州等地。
太平兴国二年(977年),舒元病逝,终年五十五岁,追赠武泰军节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