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了一些废弃的铁链和齿轮,叶梓萱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她想起了在小镇上听到的那些关于工业发展的故事,心中有了一个奇妙的想法。父女俩默契地将铁链切割成不同的长度,然后把齿轮巧妙地固定在铁链的末端,作为风铃的装饰。叶梓萱还从角落里找出一些彩色的丝带,认真地系在风铃上,为其增添了一份灵动与活泼的气息。当微风轻轻拂过,铁链相互碰撞,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齿轮也随之轻轻转动,仿佛在诉说着工业小镇的悠久历史和美好未来。
楚悦瑶挑选了一些废弃的木材和金属边角料,她的脑海中浮现出工人宿舍温馨的场景。在楚梵宇的协助下,她开始搭建一个小型的工人宿舍模型。楚悦瑶用木材制作房屋的框架和墙壁,用金属边角料制作窗户和门的边框,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专注和认真。楚梵宇则在一旁细心地指导她,帮助她解决遇到的问题。楚悦瑶还细心地用彩色纸张装饰内部,摆放上用小木块雕刻而成的桌椅和床铺,营造出温馨舒适的氛围。整个模型充满了生活气息,仿佛让人看到了工人下班后在宿舍里休息放松的宁静画面。
在这个充满创意与激情的艺术创作空间里,孩子们尽情地发挥着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之前在巧克力工厂、汽车工厂、纺织工厂等各个地方所看到的元素巧妙地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他们用艺术创作的方式,深刻地表达着对工业的独特理解和感受,不仅提升了审美能力和创造力,还为整个工业小镇之旅增添了一份浓郁的人文艺术气息。
工作室的导师周老师热情地接待了大家,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对艺术和教育的热爱。周老师先是带着亲子们沿着工作室的展示区缓缓踱步,一一介绍那些令人赞叹不已的艺术品背后的故事。他指着一座用废弃齿轮组成的巨大时钟雕塑说:“孩子们,你们看,这座时钟的每一个齿轮都来自不同的工业机器,它们曾经各自运转,如今却在这里共同拼凑出了时间的模样,这就是工业材料重新组合的奇妙之处。” 接着,他拿起一个用废弃金属片打造的飞鸟摆件,向大家展示其灵动的造型,并讲解道:“制作这个飞鸟,我们要根据金属片的自然弯曲度来构思它的翅膀和身体曲线,这样才能让它看起来栩栩如生,这就是利用材料特性进行创作的技巧。”
在讲解如何将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