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村落的集体记忆。
传统节日中,春节最为隆重。腊月初八,家家熬制腊八粥,用多种谷物豆类熬煮,寓意丰收团圆。腊月二十三,送灶王爷上天,村民在灶台摆糖瓜、糕点等供品,祈愿灶王爷在玉帝面前美言,保全家平安。除夕之夜,阖家围坐吃年夜饭,饭桌上必有鱼,象征年年有余。年夜饭后,长辈给晚辈发压岁钱,孩子们兴奋守岁。大年初一,村民穿新衣挨家挨户拜年,互道祝福,传递亲情与邻里情谊。
清明节,村民前往祖坟扫墓祭祖,除草添土,供奉鲜花水果,缅怀祖先。同时,这一天也是踏青好时机,人们结伴出游,感受春天生机。端午节,家家户户包粽子,门口悬挂艾草菖蒲驱邪避灾。中秋节,一家人团聚庭院,摆月饼、水果供品祭拜月神,赏月分享美食,享受团圆时刻。
民间艺术方面,兰峪村的剪纸、编织和民间戏曲别具特色。剪纸艺术流传广泛,妇女用剪刀彩纸剪出花鸟鱼虫、人物故事等精美图案,题材丰富、寓意美好,常用来装饰家居。编织利用当地柳条、藤条等材料,编织篮子、筐子、坐垫等实用品和手工艺品,展现村民心灵手巧。民间戏曲是农闲时的重要娱乐,村里有业余戏曲班子,演唱当地流行剧种,演员唱念做打有板有眼,观众看得津津有味,传承地方文化。
兰花传说
在一个偏远的山脚下,有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名为兰峪村。这个村庄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它周围的山坡上生长着漫山遍野的兰花,这些兰花散发着迷人的香气,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赏。
然而,在很久以前,这个村庄曾经遭遇过一场罕见的虫灾。无数的害虫如蝗虫般席卷而来,吞噬着庄稼,眼看就要面临绝收的困境。村民们心急如焚,却束手无策。
就在大家感到绝望的时候,村子里有一个名叫翠儿的善良女孩。她不忍心看到村民们受苦,于是每天都会来到兰花丛中,默默地祈祷,希望能有奇迹发生。
有一天夜里,翠儿做了一个奇怪的梦。在梦中,她看到一位身着淡蓝色纱衣的仙女,仙女的笑容如同春日里盛开的花朵一般温暖。仙女告诉翠儿,只要她能采摘到山谷深处那株最大的兰花,并将它放置在村子中央的古井旁,虫灾就会自然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