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家乡美01 > 第138章 五莲县街头镇驮儿山起义(2/5)
誓与前来围剿的清兵展开殊死搏斗。他身先士卒,指挥若定,凭借着对地形的熟悉和顽强不屈的斗志,一次次击退了清兵的进攻。然而,敌我力量悬殊,经过漫长而艰苦卓绝的战斗,1903 年 5 月,山寨终被清兵攻破。但幸运的是,厉应九在广大农民群众的舍命营救下,得以化险为夷,成功脱险。

    再来说说这坊子村,它坐落在街头镇驻地西北方向约 36 公里之处,依偎在驼儿山西麓的怀抱之中,紧邻着 222 省道的两侧。整个村庄宛如一颗明珠,镶嵌在座落在东西地势较高、中间相对低洼的地带,呈现出一个规则的长方形聚落形态。

    据相关考证得知,早在明朝洪武二年,也就是公元 1369 年的时候,丁氏家族从日照县的涛雒迁徙至此,落地生根。起初,他们以开设店铺为生,由于店中设有一扇宽阔大气的方门,因此这家店铺被称为“坊店”。后来,村子也因这店的名字而得名“坊子”。又因为在如今的潍坊市也有一个名为坊子的地方,所以这里有时也会被称作“南坊子”以示区别。随着时光的推移,孔、徐、厉等姓氏的人们也陆续迁居而来,但坊子村这个名称却一直沿用至今,未曾改变。

    驼儿山起义

    在历史悠久的华夏大地之上,有一个名为坊子村的地方,这里深藏着一段令人热血沸腾的光辉岁月。早在捻军起义风起云涌之时,那股汹涌澎湃的浪潮便如春风般吹拂进了坊子村,点燃了农民们心中反抗清王朝统治的熊熊烈火。

    坊子村里,有两位英勇无畏的农民领袖——孔广汉和徐永焕。他们挺身而出,高举“杀官清霸、为民除害”的大旗,振臂一呼,迅速集结起 30 余名志同道合的乡亲们。这群义士怀揣着正义与勇气,毅然决然地冲向那些欺压百姓、鱼肉乡里的不法地主开设的当铺。他们以雷霆万钧之势将其洗劫一空,把夺来的财物分发给穷苦大众,让那些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人们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与希望。不仅如此,孔广汉和徐永焕还颇具远见卓识,暗中与捻军取得联系,彼此呼应,共同对抗腐朽黑暗的清政府。

    时间来到清朝穆宗同治元年(公元 1862 年),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与筹备,孔广汉和徐永焕再次召集了 100 多位心怀壮志的农民兄弟,相聚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