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绕弯子,直接从随从手中接过张允诚的文章和书法作品,递到林钎面前,说道:“林祭酒,我今日来,是想向您推荐一位学子。这是内人弟弟张允诚的文章和书法,还请你过目,看看能不能入国子监学习一二。”
林钎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但还是接过了作品,仔细地看了起来。他时而微微点头,时而轻轻摇头,神色逐渐变得专注起来。看完之后,他放下手中的作品,眼中满是赞赏之色。
徐天爵之所以今天多跑这一趟,也是为了给张允诚铺路,他自然可以直接凭关系把他塞进国子监,但是他这种中途进来的难免受到排挤,要是无人关照,恐怕会有不少麻烦,但要是有人照看一二,那可就不一样了。
再说接下来几个月他要离开京师也关照不了,给他找个短暂的靠山,也是他这个姐夫应该做的事。
“徐大人,没想到妻弟如此聪慧!这文章见解倒是独到,文笔也算流畅;这书法笔锋刚劲,行云流水。确实是个可造之材啊!”林钎由衷地赞叹道。
徐天爵心中一喜,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说道:“林祭酒,你过奖了。允诚一直都对学问有着浓厚的兴趣,渴望能进入国子监深造,还望你能给他这个机会。”
林钎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如此,我自然不会埋没人才。徐大人的妻弟若是愿意,随时可以来国子监报到。”
徐天爵也是大喜,再次向林钎抱拳致谢:“林祭酒,真是太感谢你了!你的这份恩情,我铭记于心。”
“徐大人,这可不敢,我等教书育人,本就是为朝廷培养人才,令妻弟竟有如此才能本该入我国子监,这也是在下的分内之事,至于徐大人的大礼,在下受之有愧。”
“不管怎么说,还是要谢谢林祭酒。”
两人接下来又寒暄了几句,徐天爵便告辞了,这几天他不用上职,可林钎却还有颇多要事需要处理,既然事情已经办成了,也就不必再耽误时间。
从国子监出来,徐天爵的心情格外舒畅。张允诚的未来有了保障,自己也算是完成了一件大事。
张家这一家人品行都很端正,自己帮一帮不光是看在张嫣的面子上,也是希望日后能多一点助力,毕竟这清情血脉可是割不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