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大厨房挣到了钱,摊贩也挣到了钱,而且还缩短了烹饪时间,节省了体力!”
“舅父,你想想这样一套复杂且符合逻辑的体系,完全是李厥一个人想出来的,你觉得这孩子厉不厉害!”
高士廉听了长孙无忌的这番话,对李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咦!”
“如此说来,李厥似乎比李治更适合当大唐的储君呀!”
长孙无忌闻言心里一凛,心想高士廉可是自己最后的后盾了,绝对不能让舅父偏向李厥那边。
“舅父此言差矣!”
“外甥斗胆问一句,当年的隋炀帝聪不聪明?”
“聪明!”
“才华呢?”
“可谓是才华横溢!”
“然则隋炀帝最后亡国又是为何?”
“其人刚愎自用,好大喜功!”
长孙无忌听到这话激动的一拍大腿。
“对呀!”
“外甥担心的就是这个!”
“舅父有所不知,陛下之所以执着于修建全国性的驰道,完全是出自李厥的异想天开!”
“舅父试想一下,李厥才区区十岁,就能想出贯穿大唐的驰道计划。若是真让他当了皇帝,那还不得在葱岭修道城墙,将西域之敌尽数挡住呀!”
“这这这……”
高士廉听到这话整个人都震惊了,满脸不敢置信的问道。
“无忌,修建驰道的计划,真是李厥提议的?”
“当然!”
“舅父是知道的,外甥在宫里一直有眼线,早就从宫里的人打听到了!”
“这……”
高士廉得到长孙无忌肯定的答复,心里也是一阵纠结。
他怎么也没想到,能提出修建驰道的建议,竟然是一个不满十岁的孩子!
“照你这样一说,这孩子确实挺危险,极有可能重蹈隋朝覆辙!”
长孙无忌闻言赶忙附和道。
“对呀!”
“外甥正是因此才更加喜欢李治!”
“虽说李治天分差了点,才情也差了不少,但他性情恬淡,不喜折腾,光是这点就甩李厥好几条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