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李世民递上自己的条陈。
李世民接过条陈看了看,见到李厥只更改了五个人的任命,悬着的心暗暗松了一口气。
但他依然不愿意批复,这倒不是他信不过李厥,而是觉得这样不合适。
毕竟李厥只要老老实实读书,什么都不用做,等着自己给他铺路就行了,根本没必要亲身犯险。
一旦他提拔的五个寒门子弟出点问题,他这个嫡长孙必然受到百官的攻讦。
到时候,哪怕自己这个当皇帝的想保他都不容易。
“李厥,你可想好了,朕若是批复,这五个官员的命运就跟你连在一体了!”
“阿翁,孙儿相信自己识人的眼光!”
“而且,孙儿也需要在朝堂上有自己人啊……”
“这……”
李厥的这句话直接击中要害,打中了李世民心里最柔软的地方。
对呀!
光是自己给大孙铺路有啥用,得有大孙自己信得过的人才行!
李世民想到此处,再次低头认真翻了翻李厥提拔的人。
第一个李义府他有点印象,此人乃李大亮最先举荐,后来又经过马周、刘洎两人的举荐,这才一点点混到东宫担任官职。
据说此人写的一手好文章,人品冒死也不错,进入东宫还给李治上了一封《承华箴》,大有君子耿直坦荡的品行。
只是贸然让他担任长安县令的实职,恐怕他未必能胜任吧?
第二个苏定方,李世民印象最深,此人曾纵兵劫掠,这才让他将其冷藏十几年,始终不曾对其提拔重用。
不过,这不代表李世民厌恶此人,他只是想将此人留给下一任皇帝使用,算是给大唐预留的储备人才。
只是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藏得这么深的人才,竟然被李厥给发现了。
“大孙,你对这个苏定方如何看?”
“回阿翁,孙儿觉得苏定方能力是有的,只是当年因为太过年轻,致使其对于军纪的认识不够深刻,这才犯下纵兵劫掠的罪行。”
“阿翁冷遇他十几年,对他的惩罚也够了,现在对他启用,定然能让他感激涕零,用心为朝廷做事!”
“那你打算提拔他做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