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书本走出崇文馆。
只是他脸上的笑容,随着他走出东宫也就消失了。
什么狗屁王者之心,那不过是他糊弄李治的说辞罢了。
他现在对李治真的非常失望,他竟然觉得郑庄公杀害弟弟做得对!
如果郑庄公是对的,岂不是说李世民弑兄杀弟囚父也是对的,然后推而广之,李唐的后世子孙再干出其他违背天理人伦的事情也是对的?
萧瑀是典型的士大夫,他不说有道德上的洁癖吧,但也绝不认为李唐的血腥夺位方式是正确的。
此事别说是背地里,就是当着陛下的面,他也不会曲意逢迎陛下,称赞陛下弑兄杀弟做的对!
当然,李世民自己也知道自己做的事不光彩,从来不跟人炫耀自己弑兄杀弟囚父的事情。
若不是史官拦着不让,李世民都想将记录那段历史的史书撕掉!
基于此,萧瑀对李治的失望可想而知。
在这之前,他一直觉得李治是一个仁孝的好孩子,可今天随便用一个问题测试一下,就发现此子内心的凉薄和冷酷了。
难道说大唐的帝王都这德行?
萧瑀现在非常失望,不仅仅是对李治的失望,更是对整个大唐的失望。
然而走着走着,他又不由得想起李厥最开始的回答。
李厥的回答堪称绝妙,一个偏心眼的妇人,就将武姜的品行描绘的淋漓尽致。两个逆子的故事,证明他心里既不推崇郑庄公,也不推崇共叔段,在他眼里这两人干的事都不甚光彩。
萧瑀想到这里喟然长叹。
多好的孩子呀,咋就托生到帝王家了,要是托生到普通人家,老夫定然收其为入室弟子!
接下来的几天,萧瑀一边给李治等人授课,一边暗中观察两人处事的态度。
虽说自己有意疏远,甚至冷淡对待李厥,但李厥依然如故,每天见到自己都热情的打招呼,既没有谄媚之色,也没有怯懦躲闪之色,总是那样大大方方,坦坦荡荡。
相对来说,李治则更加标准,可以用行礼如仪来形容,绝不会在行礼之时掺杂半点感情。
因此,萧瑀只是冷淡李厥几天,就拜倒在李厥的热情之下,重新给他讲解书本上的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