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了一小部分工人,这部分稻种全部使用传统的打谷桶,手工脱粒,手法也是经过培训的,最大程度上保证稻种的完整性。

    而且晾晒上也有讲究,刚出太阳不能晒,太潮,正午的太阳也不能晒,太燥。

    需要用最柔和而温暖的太阳,全部铺在竹席上晾晒,每小时翻动一次,避免早午温差太大,对稻种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高强度工作,忙活了一周的许夏亲眼看着这些珍贵的红米稻种送入保鲜冷库储存好之后,这才终于松了口气。

    但事情还没完,她再次打起精神来,望着梯田角落里剩下的最后一亩地,疲惫的脸上闪烁着兴奋的光芒,眼睛晶亮无比。

    稻穗垂金,红霞坠野。

    晨雾才刚刚散尽,整片稻田中却似乎已经烧起一场寂静而浓艳的火,将蔚蓝的天空都映红了半边。

    越趋近于成熟,这批来自两百年前的御田胭脂米便越发凸显出与普通红米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