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紧抓“主要矛盾”之同时,以不变应敌变,可谓最好的对策。
长史窦轨略有疑虑,说道:“殿下,如殿下所指,察李善道过往用兵,小有谋略,狡诈多变,并其部曲,多悍将精卒,今其撤围霍邑,转攻宇文歆、李靖等部,——宇文歆、李靖等部才只万众,姜宝谊所部远在龙泉,能否及时驰援,尚是未定之数,以仆愚见,宇文歆、李靖等部在姜宝谊部到前,恐难以抵挡其锋芒。是不是李仲文、张平高部,可以令他两人分兵一部,暂往先援宇文歆、李靖?霍邑驻兵五千之多,分出个一两千人,应也不会影响霍邑的城防。”
李世民笑道:“窦公虑得周全,但是宇文歆部虽只万人,兵力上是相对汉军为弱,然军中有李靖在,长史可知,李靖一人,足当万众?我料汉军纵盛,宇文歆、李靖部,其也难以撼动。”
没想到李世民对李靖的评价这么高!
窦轨和李靖不熟,有心再劝,可见李世民对李靖信心十足,便也不好再作多言,就止住声,不再说了,只暗自思忖,这李靖究竟有何过人之处,竟得英武绝伦的秦公殿下如此器重?
他不再进言,“李靖”的名字提出,倒引得长孙无忌心中一动。环顾了下帐中,帐中现有文武诸吏十余人,人多口杂,想要说的话不便道出,长孙无忌就且先将话忍下。直等得几件紧要的军务商议完毕,窦轨等人络绎辞出,帐内没有了外人,长孙无忌乃轻咳了声,进言开口。
只闻得他说道:“二郎,言及李靖,俺却有一忧。”
“阿兄何忧?”李世民步到帐中沙盘边,俯身审视沙盘,随口问道。
长孙无忌说道:“前陇西军中,二郎与李靖有次闲谈之时,俺记得李靖说到,他的弟弟李客师在涿郡为司户,后被罗艺用为兵曹掾。现今罗艺为李善道所败,李客师恐已落入李善道手。若李善道以李客师为质,胁迫李靖,岂不危矣?此乃我忧。二郎,宜当早作防范,以防不测。”
李靖兄弟五人,有两个哥哥,两个弟弟,他排行第三,李客师是他的四弟。李客师以门荫入仕,初任杨坚的挽郎,挽郎是皇家葬礼中牵引灵柩的礼仪官,后迁涿郡司户,掌管户籍赋税,再又罗艺占据涿郡以后,被罗艺任为兵曹掾,负责军籍、协调训练、军事装备的管理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