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一本书带你读懂中国史 > 第十四章 南平政权的周旋:夹缝求生,左右逢源(3/7)
政治舞台上,保持了一定的政治地位,避免被中原王朝视为敌人而遭到攻击。

    后唐伐蜀时,南平巧妙地把握时机,主动献上马匹和贡物,以示对后唐的支持。这一举动使得后唐对南平的印象大为改观,不仅没有将南平视为潜在的威胁,反而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南平保护。南平通过这种“朝贡外交”,在强者环伺的环境中,找到了自己的生存空间,成功地避免了被大国吞并的命运。

    (二)“挟天子以令诸侯”:假借权威自保

    “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一策略在五代十国时期被诸多政权所采用,南平也不例外。南平认识到,中原王朝虽然在战乱中实力有所削弱,但在名义上仍然是天下的正统。利用中原王朝的权威,可以对周边割据势力形成一定的威慑力,从而保护自己的安全。

    南平在与周边政权的交往中,常常以中原王朝的名义进行活动。例如,当楚王马殷之子马希萼欲借道伐蜀时,这一行动可能会威胁到南平的边境安全。南平巧妙地利用中原王朝的名义进行干预,阻止了马希萼的借道行动。通过向马希萼表明这是违背中原王朝意愿的行为,南平成功地避免了与楚国的冲突。同时,南平还借后唐的名义对周边势力进行调停。在后唐征蜀期间,南方局势动荡不安,南平利用这一时机,以调停者的身份出现,在周边政权之间斡旋。通过这种方式,南平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政治影响力,还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周边地区的稳定,为自身的生存创造了一个相对和平的外部环境。

    这种假借权威自保的策略,使得南平在处理与周边政权的关系时,能够占据一定的主动地位。即使自身实力不足,但凭借着中原王朝的招牌,南平在五代十国的政治舞台上依然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

    (三)贸易外交:经济谋求生存

    在五代十国这个战乱频繁的时代,经济资源对于政权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南平虽然国力弱小,但凭借着其独特的地理位置,通过贸易外交,成功地实现了经济的自给自足,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获得了额外的经济收益。

    南平地处长江中游,长江作为当时重要的水路交通线,大量的商旅往来于此。南平利用这一优势,对过往商旅征收过境税。过境税成为了南平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