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一本书带你读懂中国史 > 第十六章 李白蔑视权贵:豪放不羁,傲骨嶙峋(3/10)
的微妙气息。唐玄宗开元盛世之后,虽国力犹存,但政治态势已悄然发生变化。李白生活在唐玄宗统治的盛唐末期,这一时期的宫廷政治表面上是歌舞升平,实则内部权力斗争激烈,腐败与奢靡之风盛起。统治阶层日益堕落,享乐主义与功利主义盛行,李白以敏锐的诗人洞察力,透过表面的光鲜,清晰地观察到这些不为人知的黑暗,这些体验在他的诗歌中幻化为对社会现实深刻批判的力量。

    在文化思潮上,唐代是儒、释、道三教交融的时代,为李白的创作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儒家思想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激励着他追求功名利禄,然而官场的现实却一次次打击他的理想抱负;道家崇尚的返璞归真、逍遥自在,契合了他寄情山水、超凡脱俗的本性,激发了他作品中飘逸出尘、自由不羁的风格;而佛教则让他领悟到了生命的无常与空性,使他的诗歌在豪放之外,增添了几分为人生无常而发的感慨与深沉。这三种思想的碰撞与融合,使得李白的诗歌呈现出多元化的色彩和深邃的哲理。

    三、李白蔑视权贵的表现

    (一) 行为方面的蔑视

    李白初至长安,满怀政治抱负与艺术理想,凭借其卓越的文学声誉和满腹经纶的才华,获得了进入宫廷的机会。然而,宫廷内的权贵生活与李白心中的理想世界格格不入。作为供奉翰林,他被赋予的职责并非参与国家大事,替帝王出谋划策,而是沦为宫廷宴会的点缀,为帝王的奢侈享乐赋诗作乐,点缀升平。

    在这样的背景下,李白的性格与宫廷的权力架构产生了激烈的冲突。他豪放不羁,饮酒作乐常常失控,这种行为在权贵们看来是极为不敬的。例如,他在天宝年间创作的那首《宫中行乐词》,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皇室奢华生活的讽刺与批判,这不仅触怒了某些权贵,更成为了他在宫廷中遭受排挤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次,唐玄宗与杨贵妃在宫中设宴,召李白进宫为贵妃吟诗。在醉意的驱使下,他不仅要求高力士为其脱靴,更是命杨贵妃为其磨墨,这一要求在当时等级森严的宫廷环境中是极其出格的,严重触犯了封建礼教与宫廷规矩。当高力士、杨贵妃等权贵联手对李白进行诋毁与排挤时,李白对宫廷中权力斗争与勾心斗角深感厌恶,毅然选择了离开长安,这段经历更坚定他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