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一本书带你读懂中国史 > 第十五章 李林甫口蜜腹剑:奸诈弄权,祸乱朝纲(3/5)
大的亲信集团。

    这些亲信官员在工作中往往不思进取、贪污腐败,只知道一味地追求个人利益和权力。他们在地方上横征暴敛,搜刮百姓,导致民不聊生;在朝堂上互相勾结、互相包庇,使得朝廷的政治生态变得乌烟瘴气。李林甫通过任用亲信,牢牢地控制了朝廷的人事大权,将自己的权力延伸到了各个方面。

    (二)破坏制度,独揽大权

    为了进一步扩大自己的权力,李林甫还开始破坏唐朝的一系列政治制度。他试图绕过正常的程序和规定,直接干预朝廷的决策和政策制定。在官员的考核和任免上,他废除了公正的考核制度,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和个人喜好来决定官员的升迁和降职。

    同时,他还试图控制朝廷的监察和司法权力,使得朝廷内部的监督机制失去了作用。他利用自己的权力和影响力,打压和迫害那些敢于对他说实话、说真话的官员,使得朝廷内部的风气变得十分恶劣。李林甫的这些行为严重破坏了唐朝的政治制度和权力结构,使得朝廷的统治能力大打折扣。

    (三)忽视边患,纵容叛乱

    在边疆问题上,李林甫也表现出了严重的失职和错误判断。他对边疆地区的局势缺乏足够的重视和警惕,采取了错误的政策和策略,导致边疆地区的局势日益恶化。

    李林甫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基础,采取了削弱边防力量的措施。他减少了边防军队的人数和装备,放松了对边疆地区的军事控制。同时,他还对边疆的少数民族部落采取了错误的安抚政策,导致一些部落对他产生了不满和怨恨,最终引发了叛乱。

    其中,最为着名的就是安史之乱。李林甫在边疆地区的错误政策,使得安禄山等地方势力得到了发展的机会。安禄山利用唐朝内部的腐败和混乱,发动了叛乱,给唐朝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安史之乱持续了八年之久,使唐朝的社会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百姓流离失所,生灵涂炭。

    四、李林甫祸乱朝纲的深层原因

    (一)个人私欲的膨胀

    李林甫祸乱朝纲的根源在于他个人私欲的膨胀。他追求权力和地位的欲望无止境,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不惜采取各种手段和措施。他不顾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只关注自己的得失和荣辱,最终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