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一本书带你读懂中国史 > 第十章 狄仁杰辅政为民:公正廉明,安邦定国(2/6)
性。在他的据理力争下,唐高宗最终冷静下来,改变了决定,免去了二人的死罪。狄仁杰的这次直谏,不仅体现了他对法律的尊重和维护,更展示了他不畏皇权、敢于直言的勇气,为维护法律的尊严树立了榜样。

    二、地方任职:心系百姓,造福一方

    垂拱二年(686 年),狄仁杰被外放为宁州刺史。宁州地处边境,民族关系复杂。狄仁杰到任后,深知民族和谐对于地方稳定的重要性。他积极采取措施,深入了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关心百姓的生活疾苦。他鼓励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组织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信任。在他的努力下,宁州地区出现了民族和谐、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百姓们对他的德政感恩戴德,特意立碑勒石,颂扬他的功绩。当时,御史郭翰巡察陇右,在宁州听到百姓对狄仁杰的赞誉后,深受触动,向朝廷推荐了他。狄仁杰也因此被征拜为冬官侍郎。

    垂拱四年(688 年),狄仁杰充任江南巡抚使。当时,江南地区迷信之风盛行,遍布着大量的淫祠。这些祠庙不仅耗费了大量的社会资源,加重了百姓的经济负担,还助长了封建迷信思想,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发展。狄仁杰深知问题的严重性,他将此事上奏朝廷,得到批准后,果断采取行动。在执行焚毁淫祠的过程中,他面临着诸多阻力,但他毫不退缩,耐心向百姓解释迷信的危害,争取他们的支持。最终,他成功焚毁了一千七百多所淫祠,只保留了用来供奉夏禹、太伯、季札、伍员的四所祠庙。这一举措有效地破除了当地的迷信陋习,减轻了百姓的经济负担,受到了百姓的广泛支持,为江南地区的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同年九月,狄仁杰出任豫州刺史。此时,越王李贞在豫州起兵反抗武则天失败,他的六百多名党羽按照律法要被全部处以死刑。狄仁杰深知这些人大多是被连累的无辜百姓,若贸然处死,不仅会造成大量冤假错案,还会引发社会的不稳定。于是,他冒着巨大的风险,暗中上书武则天,恳请为他们减刑。在奏书中,他详细阐述了这些人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处死他们可能带来的后果。武则天被他的言辞所打动,最终下令将这些人全部流放到国土边域,使他们免受了死刑的处罚。

    宰相张光辅带领军队讨伐越王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