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一本书带你读懂中国史 > 第三章 玄武门血腥之变:手足相残,权力更迭(3/6)
下,李渊对李世民的态度逐渐发生了变化,开始对他有所疏远和猜忌。

    为了进一步削弱李世民的势力,李建成还试图将他调离长安,派往外地。他向李渊建议,让李世民去平定一些偏远地区的叛乱。李渊起初有所犹豫,但在李建成的再三劝说下,最终还是同意了。然而,李世民深知这是李建成的阴谋,一旦离开长安,就会失去对朝廷的掌控,陷入被动的局面。于是,他巧妙地运用策略,成功化解了这一危机,继续留在了长安。

    在这场权力博弈中,李渊的态度至关重要。他既欣赏李世民的才能,又坚持嫡长子继承制。他试图在两个儿子之间保持平衡,避免出现一方势力过于强大的局面。然而,他的这种平衡策略,不仅没有缓解双方的矛盾,反而让局势变得更加紧张和复杂。李世民和李建成之间的明争暗斗,愈演愈烈,宫廷内外的气氛也变得愈发压抑和紧张。

    三、危机逼近:矛盾激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世民和李建成之间的矛盾逐渐升级,一系列事件的发生,使得双方的关系达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

    武德七年,庆州都督杨文干起兵叛乱。李建成被怀疑与杨文干有勾结,有人密报李渊,称李建成曾指使杨文干谋反。李渊得知后,勃然大怒,立即派人召李建成前来质问,并下令将其囚禁。然而,在李建成的苦苦哀求下,李渊最终还是心软了。他虽然没有严惩李建成,但这一事件无疑加剧了兄弟之间的矛盾。李世民趁机在李渊面前揭露李建成的种种罪行,试图让李渊废除李建成的太子之位。但李渊犹豫不决,他既不想轻易放弃嫡长子继承制,又对李建成的行为感到失望和愤怒。最终,他只是对李建成进行了一番训斥,并未做出实质性的决定。

    此后,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间的斗争愈发激烈。李建成试图将李世民调离长安,派往洛阳。他认为,洛阳是天下重镇,如果李世民去了洛阳,就可以远离长安的政治中心,从而削弱他的势力。李世民集团识破了这一计谋,坚决反对这一安排。他们深知,一旦离开长安,就会失去对朝廷的掌控,陷入被动的局面。双方围绕洛阳的归属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互不相让。

    在这生死抉择的前夜,秦王府和太子府都在紧锣密鼓地谋划着下一步的行动。李世民与房玄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