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入朝拜见齐王,说:“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齐王听了邹忌的话,恍然大悟。他意识到自己也像邹忌一样,受到了身边人的蒙蔽。于是,他下令广开言路,鼓励群臣百姓进谏。凡是能够指出他的错误的人,都可以得到奖赏。
四、齐王纳谏
(一)齐王的反应,虚心接受邹忌的建议
齐王听了邹忌的讽谏后,非常高兴。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决定虚心接受邹忌的建议。他说:“善。”于是,他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齐王的反应表明了他的开明和大度。他没有因为邹忌的批评而生气,反而能够虚心接受建议,这是一个明智的领导者应该具备的品质。
(二)颁布政令,鼓励群臣百姓进谏
齐王不仅虚心接受了邹忌的建议,还颁布了政令,鼓励群臣百姓进谏。他的政令得到了群臣百姓的积极响应,大家纷纷进谏。有的当面批评齐王的错误,有的上书劝谏,有的在市井中议论齐王的过失。齐王对这些进谏的人都给予了不同程度的奖赏。
齐王的政令不仅为齐国带来了政治上的清明,也为后世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它告诉我们,一个开明的领导者应该善于听取不同的意见,鼓励大家畅所欲言,这样才能更好地治理国家。
五、纳谏的成效
(一)群臣进谏的盛况
齐王颁布政令后,群臣纷纷进谏。一时间,朝堂上热闹非凡。大家各抒己见,为齐王出谋划策。有的提出了治理国家的建议,有的指出了齐王的错误,有的则提出了改进的方法。
群臣进谏的盛况表明了齐王的政令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支持。大家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齐国的繁荣富强做出贡献。同时,也表明了齐国的政治氛围非常民主,大家敢于直言进谏,不怕得罪齐王。
(二)齐国政治清明,国力增强
齐王纳谏后,齐国的政治变得更加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