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对咱们这么好,咱们可不能辜负了大家的心意。”
她深吸一口气,像是在给自己鼓劲,试图让自己放松一些。
可那双手还是紧紧地揪着衣角,只是力度稍微小了些。
——————
厨房里,炉灶里的柴火正烧得旺,红红的火苗舔着锅底,锅里的菜在张秀娥的翻炒下发出嗞啦嗞啦的声响。
渐渐地,那从厨房里飘出的菜香越来越浓了,就像一只无形的大手,慢慢地弥漫到了整个院子里。
不一会儿,村民们和大队的知青们就陆陆续续地赶过来了。
那些村民们啊,多半都穿着洗得发白、打着补丁的粗布短袖。
那粗布啊,质地厚实却也经不住岁月的揉搓。
穿的年头久了,领口和袖口就像是被抽走了精气神儿似的,松松垮垮地耷拉着。
再瞅瞅他们的裤子,那布面糙糙的,拿手这么轻轻一摸,就跟摸着砂纸似的,能清清楚楚地感觉到那股子粗粝劲儿。
腰间系着的那根布带啊,也不知道用了多少年了。
旧得都瞧不出原本是啥颜色喽,就那么松松垮垮地在腰间打了个结。
看着就随性得很,仿佛只要裤子不掉下来就行。
再瞧瞧那些知青们,那可不一样喽。
他们呀,都把箱子底儿的好衣服翻出来穿上了。你看啊,没一个知青的衣服上是有补丁的。
男知青们穿着洗得干干净净的短袖衬衫,那衬衫的布料看起来就比村民们的要细腻得多。
领口和袖口都整整齐齐的,袖口还微微卷起。
下身穿着的长裤,裤线笔直笔直的,就像拿尺子量过似的,那是他们一直以来保持的整洁习惯。
他们站在那儿,身姿挺拔,头发梳得整整齐齐。
眼睛里透着一股积极向上的精气神儿,还带着点文化人的儒雅。
女知青呢,站在那儿,身姿轻盈,脸上带着淡淡的红晕。
既有六月天的暑气所致,也有少女的羞涩。
看着就利落又大方,和村民们有着不一样的精气神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