砸在甲板上的时候,所有人后背早就已经被汗水泡湿了,反而感觉清凉。
"嘀——"
刺耳的蜂鸣突然响了一下。
听是都听见了,就得问问牛进仓,这玩意还真能探出鱼群啊。
今晚上出海不就是顺带干这个的么,牛进仓琢磨不好说。
按着设计图应该有个显示屏的,但是废品收购站没有就没装备上…
这会雨倒是不大,海面上也没有起风,老把式都开始拿搪瓷杯吸溜吸溜茶水呢。
按着老把式的说法,这铁皮箱子指的地方瞧不出有鱼群的迹象。
大部分海鱼都有趋光性,老把式小心转舵,让社员把光线聚集在铁皮箱子指标指着方向,依旧瞧不出有什么动静。
都寻思是不是马鲛鱼。
这玩意是群居于磊,而且汛期长,四到六个月四春汛,七到十月四秋汛,都比较容易被发现。
老把式开着渔船跟着指针走,听见‘哔哔’两声,这就是到目的地了。
虽然瞧着风平浪静,也没有半点鱼获的样子,但几个年轻的社员还是朝着周围撒了往。
往上提溜的时候有人喊,“有重量!”
看渔网扁扁的,应该不是鱼群,但是挺沉,就都寻思应该是大鱼。
可能是马鲛鱼,可是重量不太对。
这玩意重量一般能达到五公斤以上,二十斤的马鲛鱼也是能捞上来的,但渔网重量此时明显还要更沉。
老把式掂了掂,:“一两百斤应该有”
“是不是龙趸石斑?”徐水生问。
很有可能,这玩意能长到两百斤呢,以前搞大集体的时候捕捞过体长一米八,重两百六十斤的龙趸石斑。
也听说别的地方有捕捞起来两米半长,三百多斤的龙趸石斑,鱼肚子比猪肚还要大一圈。
都寻思应该就是了,连徐水生都想好了处理方法。,
这么大单条的鱼就放生产队自创的收购站,回头自然有个体户过来收,估摸着会卖到羊城的宾馆。
这玩意拿来红烧,慢火收汁的煨,好吃的。
那龙趸石斑的鱼肚子拿苦瓜来闷,同样很香哒!
年轻社员一鼓作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