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上其他地方的电脑游戏市场,游戏音乐实际上并不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除了个别音乐工作者,当时主流的电脑配置中一般没有声卡,大多数电脑只能用主板上的电子喇叭发出单声道滴滴哒哒的简单声音。
但就如其他很多事物一样。日本的个人电脑设计理念也是加拉帕戈斯化的。这里的一切都有不同于世界其他角落
此时的日本是电子音乐硬件的领导者。
因为雅马哈和罗兰等电子合成器厂商的存在,除了那些纯粹用于工业控制之类领域的电脑。早在八十年代大部分八位的pc88和几乎全部的sx电脑都内置了音频芯片。
到pc98的时代,电脑内置的合成器音源已经和主流的十六位游戏主机不相上下。
受此消费习惯影响,最近在森田店里组装pc兼容机的客户只要不是纯粹作为办公或工业用途使用,基本上都会选配一块声卡。以求得和pc98类似的体验。
日本的游戏厂商很早就开始重视游戏音乐的制作。不少公司会与专业的音乐制作人签约委托作曲。
所以作为一个面对日本市场首发的电脑游戏,不认真制作音乐肯定是不行的。
“能让我看看你编曲的设备和软件吗?”
齐东海顺势提出了这个要求。
他知道森田手里有这些东西。
此前森田自己为练手而开发的那款游戏里是有背景音乐的。而且从拙劣的制作水平推断,这些乐曲十有八九是森田自己的作品。
这些音乐与游戏主题毫无关系。
森田自己对乐理不能说一窍不通,但也仅仅是能够一个音符一个音符的读谱而已。
所有的曲谱都来自于没有版权的古典音乐。
由于没有任何编曲知识,所有的曲子都仅仅是把旋律录入进去。和弦和配器什么的都不存在。由此一来导致所有背景音乐都显得像噪声一样刺耳。
不过这些对齐东海来说都不是大问题。
对作曲编曲这些方面他虽然并不精通。但作为多年独狼型的独立游戏开发者,为了压缩成本他学会了一些偷懒和藏拙的电脑编曲技巧。
只要工具合适写几首凑合能用的曲子还是办得到的。